原标题:极度追求美白:女性主体意识缺失是主因
——畸形审美现象观察(下)
▲极度追求美白的背后反映的是商业因素和心理因素交织的结果。部分女性之所以会呈现“美容瘾”的特征,是现代社会摆脱空虚无聊的方式和现象之一。
▲如今社会上出现的“白瘦美”等病态审美标准,与美容产业、消费主义、大众传媒以及传统父权制的建构分不开,而女性主体意识缺失是促成病态审美消费行为的主因。
▲要认识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女性最应具备的是服务和贡献社会的能力,想办法提升内力。追求美不应牺牲自我,女性应有自己的鉴别和判断,有自己的审美观。追求美不能损害健康,要警惕消费主义对美容的健康风险的有意掩饰。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富东燕
古往今来,我国女性对“一白遮百丑”的说法深信不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近年来,为迎合现代社会对女性的极化审美,促使一些年轻女性甚至青少年,开始通过打美白针等有可能牺牲自我健康和自我独立意识的手段,以期达到极度“白而美”的病态审美标准。
对白皙皮肤近乎偏执的追求,是否妥当?如何健康合理地追求白与美?如何倡导年轻女性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对此,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难以辨识的美白乱象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质量、外在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有的想变漂亮,有的想更白皙,这本无可厚非,但要控制好预期,不要因此让虚假广告钻空子,而损害自己的健康。”医院皮肤科临床博士、北京泽尔丽格医疗美容创始人洪绍霖对记者说。
作为一个拥有自己医美诊所的皮肤科医生,他坦言,近些年,在患者中,追求美白的女性不在少数,其中也遇到过不少极度追求美白的例子。
小许正是追求美白大军中的一员。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她越来越注重外在形象,为了让自己本已看起来健康的肤色再白一些,通过网友的介绍,她来到一家美容机构,开始尝试据说可以“快速美白”的美白针。而在打完两个疗程后,小许不但没有变白,反而出现了浑身变黄的情况,该美容机构的解释是,“正常现象,因为注射后皮下软组织的血液循环不好,所以会导致变黄,等到身体适应了就会好转。”
小许对此半信半疑,过了一段时间后,她的身体情况依然不见好转。在家人的催促下,医院的皮肤科咨询,大夫的初步诊断是:可能是由于技术不到位或注射器不清洁等,引发的皮肤感染及血液循环受阻,血液不通皮肤红润度下降,就存在越打越黄的可能。另外,大夫还表示,美白针里的药物有副作用,其中之一是会加大肝脏排毒压力,肝脏的一些功能受到损伤,皮肤也会越来越黄。
小许遵从医嘱,立刻停止了注射。她现在非常后悔,白花钱不说,还把身体弄坏了。“在一个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