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药业团体通药三部逐日1品替硝唑

时间:2016-8-28 15:19:21 来源:软组织感染

修正药业团体通药三部逐日1品替硝唑

替硝唑胶囊

规格包装:0.5g*6粒*1板*盒

适应症:为了减少抗药性细菌的构成并确保替硝唑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替硝唑应仅限用于医治或预防已被证实或疑似易感病原体致使的感染。

若有培养和敏感性实验的相干信息,应参考这些信息来选择或修改抗菌医治方案。若没有这些信息,当地的流行病学和细菌敏感性数据等经验,可能有助于选择医治方案。

1.本品适用于医治以下疾病:

(1)滴虫病替硝唑适用于医治由阴道毛滴虫所引发的滴虫病,病原生物体应当适当的诊断程序予以验证。由于滴虫病属于性传播疾病并有潜伏的严重后遗症,因此被感染者的性伴侣应当同时医治,以避免出现重复感染。

(2)贾第鞭毛虫病替硝唑适用于医治有十二指肠贾第鞭毛虫(也称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所引发的贾第虫病,可用于成人和3岁以上的儿童患者。

(3)阿米巴病替硝唑适用于医治痢疾阿米巴引发的阿米巴肠病阿米巴肝脓肿,可用于成人和3岁以上的儿童患者。但它不适用于医治无症状的囊肿。

(4)细菌性阴道炎替硝唑适用于医治非怀孕妇女的细菌性阴道炎(之前称为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加德纳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或厌氧性阴道炎)。与外阴阴道炎相干的其它病原体应排除,如阴道毛滴虫、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等。

(5)与抗生素和抗酸药联合运用由于根治幽门螺杆菌相干的十二指肠溃疡。

(6)厌氧菌感染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脓肿;妇科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及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败血症;术后伤口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肺部脓肿、胸腔积脓;急性溃疡性牙龈炎。

2.本品用于预防由厌氧菌引发的术后感染,如结肠、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后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1.厌氧菌感染:一次1g(2粒),一日1次,首剂量加倍,一般疗程5~6日,或根据病情决定。2.预防手术后厌氧菌感染:手术前12小时1次顿服2g(4粒)。3.原虫感染:(1)阴道滴虫病、贾第虫病:单剂量2g(4粒)顿服,小儿按体重50mg/kg顿服,间隔3~5日可重复1次。(2)肠阿米巴病:一次0.5g(1粒),一日2次,疗程5~10日;或一次2g(4粒),一日1次,疗程2~3日;小儿按体重一日50mg/kg,顿服,疗程3日。(3)肠外阿米巴病:一次2g(4粒),一日1次,疗程3~5日。

替硝唑

该品为2-甲基-1-[2-(乙基磺酰基)乙基]-5-硝基-1H咪唑。替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临床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小。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具有半衰期长,血药达峰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一般口服后2小时内血药浓度达峰值,然后渐渐下落,消除半衰期为小时。

替硝唑与甲硝唑同属硝基咪唑类。对原虫(溶组织阿米巴、阴道滴虫等)和厌氧菌有良好活性。对阿米巴和兰氏贾第虫的作用优于甲硝唑。革兰阳性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乳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和难辨梭菌等对该品均较敏感;该品对脆弱类杆菌、梭杆菌属和费氏球菌属等革兰阴性厌氧菌的作用略胜于甲硝唑,空肠曲折菌等则对该品中度敏感。放线菌属和丙酸杆菌属等对该品耐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病原体DNA合成、并能快速进入细胞内。

该品常与其他抗需氧菌药物联合用以医治各种厌氧菌[1]引发的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腹腔盆腔感染、不洁流产、蜂窝织炎等可获得满意效果。该品亦可与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联合用于预防外科结肠、直肠手术、口腔外科及妇产科等的术后感染。替硝唑医治滴虫病、兰氏贾第虫病、阿米巴病等康复率可达90%以上。用于医治男女泌尿生殖道毛滴虫病;敏感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其它拟杆菌、消化球菌、梭状芽胞杆菌、梭形杆菌等)而至的感染,如肺炎、肺脓肿等呼吸道感染,腹膜内感染,子宫内膜炎,输卵管脓肿等妇科感染,牙周炎,冠周炎等口腔感染等等。用于厌氧菌的系统与局部感染,如腹腔、妇科、手术创口、皮肤软组织、肺、胸腔等部位感染和败血症、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毛滴虫病、梨形鞭毛虫病和肠道和肝阿米巴病。

厌氧菌

厌氧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这类细菌缺少完全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它能引发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和菌血症等。

分类

根据对O?的耐受程度,可将厌氧菌分为3大类:(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月形单胞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2)中度厌氧菌:代表菌种为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临床分离常见的厌氧菌。它们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依然能分离出来;(3)耐氧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

代表菌种为月形单胞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

中度厌氧菌

代表菌种为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临床分离常见的厌氧菌。它们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依然能分离出来。

耐氧厌氧菌

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

厌氧菌感染

普遍存在

厌氧菌是人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和腔道的深部黏膜表面,在组织缺血、坏死,或需氧菌感染的情况下,致使局部组织的氧浓度下降,才产生厌氧菌感染。

抗厌氧菌类药物主要为硝基咪唑类,包括甲硝唑和替硝唑等。由于便宜,副作用小,不容易产生细菌耐药,所以运用广泛。厌氧菌感染,要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在医治某些感染性疾病时,有时候即便使用再高级的抗生素,效果也不好,反而致使菌群失调,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们忽视了对厌氧菌的医治。

多为混合感染

由于甲硝唑或替硝唑被还原的中间产物对氧十分敏感,所以在有氧环境下容易失活,故只对厌氧菌发挥作用。但厌氧菌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即厌氧菌和需氧菌搀杂,两种细菌相互增进生长,因此在医治厌氧菌感染时,须采取分别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一般与头孢类药物适用,提高疗效。

由于厌氧菌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所以常在取得实验结果之前,医生已作出抗厌氧菌医治的决定。由于感染的常见部位为口腔、腹腔、肠道及盆腔等,所以当这些部位产生感染性疾病时,医治上一般会使用抗厌氧菌类药物。另外,当脓液或渗出液有腐败性臭味或甜味时,提示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大。

牙周炎致病菌

“口腔部位腔隙较多,利于细菌生长。”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说,研究显示,成年人牙周炎时,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所占的比例,约为75%。

在口腔科炎症的医治中,抗厌氧菌类药物运用比较普遍。主要用在以下方面:慢性成人牙周炎,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一周后停药,药效可以保持1―2周;慢性牙周炎急性发作,或由厌氧菌造成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如颌脸部的间隙厌氧菌感染、上颌窦炎等,需要与其他抗生素联合用药,静脉点滴3―5天。

回肠、结肠细菌高

胃肠道组织,几近处在半封闭状态,氧气供应不好,所以厌氧菌容易生长。医院普外科张忠涛主任说,肠蠕动使绝大多数细菌被送入下段肠道,因此,末端回肠及结肠细菌含量高,且99.9%为厌氧菌。

做直肠、结肠手术时,容易产生肠管破裂,或需要手术切断,所以其内的厌氧菌可以进入腹腔。为了避免感染,此类手术前一般口服一天替硝唑或甲硝唑类药物预防感染,手术后还要继续静点三天。

对已被污染的手术操作,例如各种肠管破裂的急诊手术,肠管内的厌氧菌感染腹腔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在手术中,可以将替硝唑或甲硝唑液体倒入腹腔,进行浸泡和冲洗。

易感染盆腔

甲硝唑或替硝唑最早用于妇科阴道毛滴虫的医治,所以又叫灭滴灵,后来发现,这个药还具有很好的抗厌氧菌作用。”医院陈素文副主任医师说,由于盆腔组织邻近直肠、肛门,容易感染到厌氧菌;盆腔解剖位置比较深,环境相对封闭、无氧,厌氧菌容易繁殖,在这类特殊的环境下,几近大多数女性生殖道感染均不除外厌氧菌感染,所以抗厌氧菌类药物在妇科抗感染医治中运用非常广泛,包括盆腔感染和阴道炎。

阴道炎医治时,一般采取口服配合局部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盆腔炎多与其他类抗生素联合静点,7―10天为一个疗程。

段主任最后说,抗厌氧菌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还可能会有锥体外系反应,如头痛、头晕等;无明显肝、肾功能伤害,相对比较安全。

其他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类、泰能等,也有抗厌氧菌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抗菌谱比较广,容易致使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所以不专门用作抗厌氧菌感染的医治。

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区分

共同点:同属于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物

不同点:经药效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替硝唑是第二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物对各种常见的致病厌氧菌和滴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活性较甲硝唑强倍,而毒副作用明显比甲硝唑低,无致癌毒性。而甲硝唑属于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药物。

特点

1、抗厌氧菌专用药,效果好,经济实惠。

2、成熟型产品,市场认知度高,需求量大。

?









































儿童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引起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hbby/105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