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2日,第七期“中山感染感控实践行”交流互访活动在万众期待下再次成功举行。来自浙江、江苏、安徽、医院的15位感染科、ICU、呼吸科等专家同道齐聚中山感染病科,分享交流我国感染病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临床诊治经验和体会。年下半年起,医院感染病科举办“中山感染感控实践行”互访交流系列活动,从形式到内容,越来越受到业内好评。
第七期“中山感染感控实践行”会议日程
首先,医院感染病科团队的组成、建科历程、科室发展以及国内外感染病学科的发展进行了介绍。胡必杰教授表示,感染性疾病依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病原体变迁和耐药加剧,临床诊治正面临新的巨大挑战。非常荣幸能有这次机会跟大家相聚一堂,一起讨论感染问题。
之后,潘珏教授和金文婷医师通过投影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当日病房收治病情情况,病种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肺部感染、发热待查、腹腔感染、眼眶和鼻窦感染、皮肤软组织和骨关节感染。参加交流的专家,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病种之广度、检测到的感染病原体之精准、病情复杂和严重程度,以及确诊疾病之速度,表示由衷的感叹。
下医院东院区多功能会议室独山厅举办,外地专家与上海专家40余人参加了本次交流会。首先是有“医生中的文科生”之称的医院的重症监护室主任殳儆主任带来的《用叙事医学建设感染科品牌》,殳主任用一个11岁女童坠楼的案例为引子,详细讲述了她如何成为前线指挥官和战地记者,用叙事医学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众讲解如何救治这个小女孩的事情,并逐步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正如胡必杰主任带领的感染病科团队,先后建立了“中山探案”系列、“感探号”系列以及“中山感染感控实践行”系列等活动,都是在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大众能够理解与国际接轨的感染病科,医院参照借鉴“中山感染模式”。殳主任的报告非常精彩,很有启发,并引出热烈的讨论。
医院感染病科的缪青主治医生分享的《如何更好地应用病原宏基因测序技术》,缪医生详细解读了当下最时髦的微生物诊断技术——基因测序技术,从为什么要使用mNGS技术、送检mNGS检测的时机、mNGS总体诊断效能、mNGS报告如何解读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个报告,引起不少专家的浓厚兴趣,并谈了自己临床实践应用经验和体会,医院应用mNGS(宏基因测序技术)进行快速的感染病病原学诊断中所取得的很多成绩,表示高度赞赏。
最后,医院感染病科的金文婷主治医生分享的一个病例《非一般的CAP》。该患者美国旅游归来三天后出现发热咳嗽和皮疹,胸部CT显示右肺中下叶进行性大片实变影,支气管镜见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样渗出,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胡必杰教授会诊时从影像学特点和变化速度、炎症标记物和治疗反应,结合详细询问到的病前美国西部地区旅游史,便考虑到美国地方病真菌病,亲临微生物实验室观看肺组织血平板培养情况,最终确定为肺球孢子菌感染,并大胆使用氟康唑mgqd的抗感染方案取得满意疗效。与会专家对中山感染团队渊博的疾病和微生物知识、大胆设想细心求证的敬业精神,予以好评。
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踊跃。胡必杰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病例讨论旨在锻炼感染病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在思维碰撞中有所思考、有所收获,也希望这个“中山感染感控实践行”互访交流活动,能在大家的支持下一直办下去,越办越好!
王格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