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微学堂影像上如何区分良恶性骨质

时间:2018-5-14 19:27:37 来源:软组织感染

编辑:小伟来源: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骨质破坏(bonedestruction)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其良恶性呢?

骨质破坏(bonedestruction)指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它是由病理组织本身直接使骨组织溶解吸收,或者由病理组织引起的破骨细胞生成及活动亢进所致。骨皮质和骨松质均可以发生破坏。

局限性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模糊、骨皮质虫蚀状或筛孔状、骨质局部缺损或结构消失。

表现有地图状、虫蚀状和渗透状几种类型。

地图状为均匀一致破坏,边界清楚,是慢性生长良性病变典型表现;

虫蚀状呈小的多发不规则葡萄状;

渗透状为不清楚细的斑点影。

后二者是生长迅速具侵袭浸润性生长特点的恶性征象。骨髓炎也可出现此征,要注意区别。

1、X线:

(成骨+溶骨)

(广泛性骨质破坏)

2、CT:可以更好揭示骨质破坏特点、区域及周缘软组织受累改变

(溶骨性破坏、可见软组织类肿物样改变)

(膨胀性骨质破坏)

(溶骨性破坏)

(混合性破坏:成骨+溶骨+周缘软组织肿物形成)

3、MRI:对于骨髓腔破坏情况、软组织受累改变情况细节显示优于CTX线,但骨质破坏情况不如CT。

4、核素:骨质破坏区见有骨凝聚改变。

5、PET-CT:对于全身性骨质破坏有较为独特的诊断意义。

临床上常见于骨质炎症、肉芽肿、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等。不同病因的骨质破坏表现不同,一般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的骨质破坏较迅速,边界不规则或模糊。而慢性炎症或良性肿瘤的骨质破坏进展缓慢,边界清楚。

1、生长特性:良性往往为膨胀性生长。恶性为侵袭浸润生长。

2、病变边界:良性边界清楚,有或无硬化边,骨皮质变薄。恶性边界不清呈虫蚀状、渗透状,骨皮质有侵蚀破坏。

3、内部结构:有成骨者,良性可见有规则性和结构性骨小梁。恶性为无结构之绒毛、棉团或云絮状高密度影(肿瘤骨)。有软骨成分者,良性钙化软骨规则清晰,恶性表现为模糊、不规则。

4、骨膜反应:良性一般无,有亦为连续性较光整。恶性为断续性。

5、软组织情况:良性少有软组织块。恶性常有软组织块,边界不清,其内可见肿瘤骨或软骨。

6、生长速度:良性慢(个别例外,动脉瘤样骨囊肿短期可发展很大)。恶性者快。

7、转移:良性无。恶性转移到肺或骨。成人骨转移多见于乳腺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

版权申明

随手点击转至朋友圈,与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资讯!当然您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与您共同分享蓝韵医疗的更多精彩!

ical

网址: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jbzz/955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