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比输液更伤身

时间:2020-10-19 14:29:28 来源:软组织感染

辟谣!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比输液更伤身?

“雾化就是滥用抗生素!它比输液更直接、更伤害孩子的身体!”这样的流言,近期在妈妈圈中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妈妈问“当真是这样吗?”

小编将带领大家对“雾化”一探究竟。

1、雾化治疗,就是另类摄入抗生素吗?

不是。雾化是一种给药方式,不是一种抗生素等某一类药。其原理是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使药物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就像输液、口服、贴皮等一样,雾化是药物进入人体的一种方式。

图:雾化吸入原理

2.雾化所用的药物究竟是什么成分?

临床会遇到的雾化药物有以下几种。

激素:雾化用到的“布地奈德”是新型的表面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激素用量仅为全身几十分之一,并迅速被肝脏灭活而几乎不产生全身副作用。

扩支气管药:这类药物是出现支气管异常收缩(痉挛)时需要使用的药物。支气管痉挛典型表现是宝宝出现喘息,医师听诊肺部有哮鸣音。常见的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及特布他林,一般情况下1天可以重复4次。

化痰药:可能遇到的药物有盐酸氨溴索、α-糜蛋白酶等。最新国内已有盐酸氨溴索的雾化专用剂型。

抗微生物药:可能遇到的药物有抗生素:庆大霉素、核糖霉素等,直接到达作用部位起到杀菌抗炎作用。

中药:有时候家长会遇到少数医生拿中成药雾化用来化痰等。这类药物使用并没有确切依据,中药直接吸入支气管、肺泡,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副作用,不推荐使用。

小结:临床上可以遇到的雾化药物有多种,其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因副作用小而受到青睐,扩支气管药在宝宝喘息时可以起到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化痰药能够稀释痰液、减少咳嗽,抗微生物药能够对病原体发挥抑制杀灭作用,而中药制剂不推荐在雾化时使用。

3、有人说雾化比输液更直接、伤害更大,真的吗?

当然不是真的。输液治疗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然后经由血液带到病灶部位而发生作用。而雾化治疗因为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全身吸收少,因此全身不良反应小,并且给药剂量低,安全性高。

4、为什么有的宝宝在做完雾化之后小脸整个都发红?是药物过敏吗?

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宝宝出现面部发红,可能是由于雾化时面罩扣得过紧、宝宝哭吵等原因引起,一般雾化过后会很快消失。也可能是宝宝真的对药物或面罩过敏,如果出现面部发红不能自行缓解,或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不适,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等帮助。确实也有可能是过敏,只是几率极低。雾化伤害比输液小,并不代表宝宝雾化就不应该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所以宝宝在雾化后及时漱口、洗脸,减少药物在面部的停留。

5、所以每次做完雾化都要洗脸漱口?不这样做有危害吗?

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等的有效手段,目的是让药物直接达到呼吸道。而面部和口腔不是药物应该达到的目的地。如果药物长期停留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特别是雾化激素类的药物后一定要进行漱口和洗脸,防止药物残余引起真菌感染。

6、最适合雾化的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的核糖霉素

本品对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等G-菌作用较强,对G+菌中的肺炎球菌、链球菌、淋球菌、金葡菌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化脓性感染、腹腔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吸入给药可使药物经较大的呼吸道黏膜表面和肺上皮靶向给药,产生几乎与静脉注射有着同样快的效应,对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特别有效和方便。

雾化用量:5-10ml溶解

药物用量:1岁以下,0.25克/次;

1-5岁,0.5克/次;

成人,1克/次;

两次雾化间隔8小时

雾化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基于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患者接受度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我们只要遵医嘱进行雾化治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愈有着极大的帮助,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疗法!

卓和健康助手

--你身边的健康专家

解锁更多内容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lctx/12151.html
热点排行
背部毛囊炎的中药治疗

透骨草,蛇床子,白芷,当归,红花,金银花,连翘,地肤子,地骨皮,泽兰各9……【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如何治疗穿掘性毛囊炎

软组织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如何治疗穿掘性毛囊炎

软组织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