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合理使用抗生素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用过阿莫西林、头孢、青霉素等等这些药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抗生素。有学者认为,抗生素使人类的平均寿命,提高了10岁。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如何科学的认识这个改变人类医疗进程的抗生素。
那么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别产物,这类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可以治疗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
抗生素的种类繁多,临床常用的有一百多种,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酶烯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生病后,大家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药物。被视为“万能药”的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最常说的消炎药,总在患者的首选药品名单之列。
但是,抗菌药可不等于消炎药,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几个基本常识大家需要知道:病毒性感染的疾病、无条件的预防性用药、无感染征象的发热都不是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有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及特殊条件下预防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都不宜用抗菌药治疗。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
感冒就要多运动,多喝水,多休息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吃抗生素7天好,不吃抗生素一周也好,多喝水,多休息才是最好的良药!
多运动此外,家中药箱无须留存抗生素,健康的生活习惯、经常运动、常规体检,才是健康最佳储备。而预防传染病也极少需要抗生素,洗手、通风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极少数情况才需要抗生素,一般情况下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如因手术要预防使用,也要严格遵循原卫生部颁布的预防用抗生素的应用指导原则。
对儿童、老人、孕妇及肝肾功能不良的这一类特殊患者来说,在服用抗生素时有各自不同的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抗生素种类有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而儿童禁用抗生素种类包括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
那什么时候用抗生素?■■■■■怀疑自己细菌感染时,需要及时就诊并根据症状体征以及和一些专业的实验室和病原微生物检查来确定判断。以下通常为细菌感染: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百日咳、尿路感染。
抗生素使用还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贵的就一定好,其实合适才是最好的。有的人认为病好了就不用吃药了,其实一定要足疗程使用。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共用抗生素,其实即使是家人也不共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有哪些?」不主动向医生申请使用抗生素,如确实需要,能口服则无须静脉。有条件的尽量做病原学和药敏试验,条件不允许的凭经验选择可能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避免长时间大剂量的应用广谱抗生素。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足量服用药物,私自减少用药次数或用药量非但不能有效发挥疗效,还会使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感染引起的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使用抗生素。但一些特别严重的感染也需在症状消失后,持续用药一段时间。做到使用足疗程、不中途停药、不中途换药。
END
医院掌握健康知识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