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3A疗法冈五针为主埋线针刀治疗

时间:2017-7-3 20:54:34 来源:软组织感染

“冈五针”是杨才德副主任医师运用埋线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经验之作,“冈五针”充分结合肩背部骨骼、肌肉、韧带等生理和病理特点,从中医针灸学、西医解剖学、针刀医学、埋线疗法等各方面综合提炼,专门针对肩周炎而设计的套餐,“冈五针”也是“杨氏3A+颈肩腰腿痛特色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时基本因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力伤是主要的激发因素。另外,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临床多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一。笔者运用“冈五针+喙一针+峰一针”埋线针刀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1定点

“冈五针”即在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巨骨穴处各一点;喙一针即喙突处一点;峰一针即肩峰处一点。

1.1冈上肌点:位于冈上窝内阳性点处,相当于秉风穴处,故也称秉风点。

1.2冈下肌点:位于冈下窝内阳性点处,相当于天宗穴处,故也称天宗点。

1.3大圆肌点:位于大圆肌阳性点处。

1.4小圆肌点:位于大圆肌阳性点处。

1.5巨骨点:位于肩胛冈与锁骨肩峰端之间凹陷处,相当于巨骨穴处。

1.6喙突点:位于喙突上外侧阳性点处。

1.7肩峰点:位于肩峰下滑囊处。

2治疗

2.1体位:俯卧位或坐位。

2.2消毒:在术区用碘伏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

2.3备针:助手打开4-0#PGLA线体,剪为3cm长数段,打开7#埋线针刀(3.5cm长),将3cm线段放入埋线针刀前端1.5cm,另外1.5cm留在针体之外,备用。

2.4操作

左手在定点处按压,右手持针,将带有线体的针具抵住皮肤,针体刃口与身体纵轴或肌纤维平行,轻轻加压后垂直皮肤快速突破,线体完全没入皮下时,旋转针体,回提针具,将线体留在皮下,然后到达骨面或病所进行内手法,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按压后创可贴贴敷。

3讨论

“冈五针”是“杨氏3A+颈肩腰腿痛特色疗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杨才德副主任医师长期治疗疼痛类疾病的经验总结,在临床上每每取得意想不到的佳效。

“埋线针刀”是杨才德副主任医师年获得的国家专利技术,是一种可以埋线的针刀,具有“针刀、埋线、注射”三大功能,广大医师运用“埋线针刀”结合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疗效,因为“针刀、埋线、注射”的英文首字母均为“A”,故被同行誉为“杨氏3A+颈肩腰腿痛特色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1肌和肌腱,可分为两层。外层为三角肌,内层为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四个短肌及其联合肌腱。联合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相连,附着于肱骨上端如袖套状,称为肩袖。肩袖示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肱二头肌长腱起于关节盂上方,经肱骨结节间沟的骨纤维隧道,此段示炎症好发之处。肱二头肌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2滑囊。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冈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3关节囊。盂肱关节囊大而松弛,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

从解剖角度来讲,冈五针与肩关节都十分紧密的联系。1冈上肌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上部,冈上肌腱与喙肩韧带、肩峰及三角肌之间有一大的肩峰下囊,感染时,外展肩关节引起疼痛,该肌腱也是肩关节周围诸肌腱中最易断裂的肌腱之一,其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2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内,肌的一部分被三角肌和斜方肌覆盖,起自冈下窝,肌束向外经肩关节后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中部,可使肩关节旋外。3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也可使肩关节旋外。4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方,其下缘后面被背阔肌遮盖,自肩胛骨下角的背面,肌束向上外方或经臂的内侧,肱三头肌的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5巨骨穴点的针刺层次则分别是皮肤、皮下组织、肩锁韧带、冈上肌。

针刀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疗法,将针刺疗法的“针”和手术疗法的“刀”结合起来,通过刀的切割解除了粘连对感觉神经末梢的压迫与牵连,同时切割的刺激还能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末梢,使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从而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恢复病变局部的生化和物理平衡,加上针的刺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通则不痛”,最终达到阴平阳和。埋线针刀是也中西医结合产物,在针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穴位埋线的作用,先通过对局部肌肉、肌腱、紧张筋膜和韧带的粘连、硬结、挛缩等具体病灶进行切割、剥离,以疏通气血、松解肌肉痉挛,再通过穴位埋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周围神经,有长效针灸的作用。因此,采用埋线针刀松解肩周的肌肉、肌腱的起点或止点,松解粘连,使组织粘连、水肿、缺血、高压、微循环障碍得到充分的改善,恢复组织营养,收效甚佳。

埋线针刀治疗为侵袭性操作,存在软组织出血或感染的可能,故要求术前了解患者出凝血情况,并且应由熟悉解剖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无菌操作技术的医生完成,操作需要十分精细,切忌猛力,尤其注意内手法的操作方法。

冈上、下肌点操作时应注意先到达肩胛冈骨面后,探索进针,沿着冈上、下窝移行或作扇形分离,或上下摆动针体,最大限度地把冈上、冈下肌与冈上、冈下窝分离开来,解除其卡压。大圆肌点与小圆肌点操作时应注意到达肩胛骨外侧缘骨面后进行横切纵摆的内手法,且针体定要突破大小圆肌在肩胛骨外侧缘的附着处,并沿着大、小圆肌纤维走形的方向摆动针体,以进一步松解。巨骨点操作时针感较强,故只埋线而不行内手法。喙突点操作时应注意到达上外侧骨面进行纵切横摆内手法。肩峰点操作时针体与肩峰外缘呈45°,针入有落空感,切开肩峰下滑囊壁,进行纵切横摆内手法,此处不埋线。

4小结

肩周炎又称肩凝症、冻结肩,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病、多发病,影响日常生活,治疗上常采用推拿、针灸、理疗、封闭等,肩周炎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不甚满意。自20世纪90年代小针刀疗法用于临床治疗肩周炎后,其效果明显。针刀治疗肩周炎能够直接、彻底地把骨面肌腱、韧带等粘连处分开,使受压的神经血管得到松解,从而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建立血液回流通路,带走大量致痛物质,使细胞组织缺氧状况得到改善,疼痛得到缓解,从而恢复肩关节活动功能。针刀还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通过松解粘连及一些肌肉、韧带的高应力点,从而阻断了疼痛和肌紧张之间的恶性循环,起到良好的镇痛解痉作用。另外,根据生物电原理和电学原理,针刀刺激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强组织营养,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和损伤的修复。由此可见针刀治疗肩周炎确实有证可循,埋线针刀是埋线与针刀的结合,既有针刀的松解作用又有“长效针灸”作用,可大大提高疗效。

由于“冈五针”分别在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巨骨穴处取阳性点治疗,因此可拆分独立治疗慢性的冈上肌损伤、冈下肌损伤、大圆肌损伤、小圆肌损伤、肱二头肌短头损伤、喙突下滑囊炎及肩峰下滑囊炎等。如秉风点可治疗慢性冈上肌损伤、天宗点治疗慢性冈下肌损伤、大圆肌点治疗慢性大圆肌损伤、小圆肌点治疗慢性小圆肌损伤、巨骨点可治疗肱二头肌短头损伤、喙一针可治疗喙突下滑囊炎、峰一针可治疗肩峰下滑囊炎。故临床可灵活运用,不必拘泥。

天滋堂

古中医

长按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山西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lctx/7837.html
热点排行
背部毛囊炎的中药治疗

透骨草,蛇床子,白芷,当归,红花,金银花,连翘,地肤子,地骨皮,泽兰各9……【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如何治疗穿掘性毛囊炎

软组织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如何治疗穿掘性毛囊炎

软组织感染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亚急性或慢与化脓性……【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