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道红简历吉大一院康复科PT治疗师
学习工作经历
年6月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运动康复专业;
年6月至医院康复科参加工作;
年4月参加女性盆底康复工作坊并获得BFE认证;
年9月参加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
专业特长
擅长运动损伤、骨折术后及盆底肌(产前、产后、尿失禁)康复,脊柱侧弯康复及脑血管病康复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运动损伤及骨折术后的运动功能训练,女性产前、产后及尿失禁等盆底疾病康复训练,利用悬吊技术青少年继发性脊柱侧弯的康复训练及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训练。
社会兼职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骨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什么是盆底肌康复
一在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普及了盆底肌肉评估、生物反馈训练和电刺激治疗,对产后42天的妇女常规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从而大大的减少了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阴道更好的回复到紧缩状态,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质量、快感及高潮。结合个体化电刺激治疗,可唤醒、激活盆底肌,加快产后阴道及盆底肌张力和弹性的恢复,对预防和治疗产后阴道脱垂及松弛、尿失禁等盆底障碍性疾病有不错的效果。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机制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道闭合压下降,导致SUI的发生。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肛提肌及阴部神经机械性损伤,在PFD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pelvicfloorrehabilitation,PFR)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
产后盆底肌康复原理及原则三产后盆底肌肉康复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是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PFD、改善性生活质量。
1、运动疗法及kegel训练
2、盆底肌肉电刺激:电刺激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唤醒部分因受压而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3、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或其他形式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
盆底肌康复的适应症四1、产后妇女可作常规盆底肌肉锻炼。
2、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3、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膨出。
4、各种尿失禁。
5、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患者非急性期。
6、泌尿生殖修补术辅助治疗。
7、产褥期症状(腰背痛、腹痛、尿潴留、乳涨、耻骨联合分离等)。
8、全身运动系统肌肉功能障碍。
应用举例▼▼▼▼▼▼▼▼▼▼▼▼▼▼▼▼▼▼▼▼▼▼▼▼▼▼▼▼▼▼▼▼▼▼▼▼▼▼▼▼▼▼▼▼▼▼▼▼▼▼▼▼▼▼▼▼▼▼▼▼▼▼▼▼▼▼▼▼
1、产前康复
怀孕后骨盆肌肉韧带会变松弛。人体骨盆就像一个盆,里面装着膀胱、直肠、子宫、输卵管;盆底是由肌肉和韧带组成的,是个“软”的底儿。孕期,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肌肉和韧带会变得相对松弛,为分娩做准备,这是人体的自然现象。
怀孕期间,为迎合腹中宝宝的成长,孕妇的身体姿势会有很大的转变,而且不经不觉的变化很容易导致腰酸背痛,尿失禁,手足水肿及小腿抽筋,也困扰了很多孕妇,令这十月怀胎的路上更为崎岖。要使怀孕的路变得轻松一点,适量的产前运动有绝对的帮助,除了减少孕妇们的日常酸痛外,亦可减低水肿程度,减少产后的后遗症,加快复原,一举两得。
2、产后康复
女性怀孕和生产时,骨盆都会被撑大撑宽或耻骨分离,恢复不良不仅可导致胯部增宽、大屁股、O型腿等体形变化,还会导致子宫下垂、阴道松驰、尿失禁等诸多妇科疾患。
在专业的老师指导下可利用悬吊系统及手法治疗可进行骨盆矫正及骨盆稳定性训练,防止继发性的腰背痛及骨盆不稳定导致的脊柱侧弯等。
产后骨盆矫正前后对比
3、产后腹直肌分离
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宫会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生完宝宝后,新妈妈松弛的腹部肌肉并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非常影响美观。另外,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越小,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甚至连起床都变得十分困难。所以产后跟随专业的老师恢复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腹直肌分离康复训练前后变化
图文来源:金道红
图文编辑:段好阳徐国兴
图文校审:李贞兰
版权归属:吉大一院康复科
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潈濞?娌荤枟鐧界櫆椋庡灏戦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