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

时间:2021-8-14 11:46:03 来源:软组织感染

挤压综合征是肢体受到重物长时间挤压致肌肉发生缺血改变,继而引起以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和急性肾功能障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本质是横纹肌溶解,多见于重大自然或人为灾害,如地震或战争轰炸使大面积建筑物倒塌,众多伤员被压埋于重物之下。也见于工业、交通事故,甚至昏迷或沉醉者压迫自身肢体。病情危重,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因

挤压综合征大多由外伤引起,也可能由于止血带、石膏的不正确使用引起局部肌肉内血液循环受阻,发生缺血坏死等现象。

主要病因

伤员压埋于重物之下,短时间无法全部救出,长时间的挤压可使肌肉内血液循环受阻或完全断绝,发生缺血坏死,而一旦压力解除,坏死组织进入循环系统,即可发生挤压综合征。

昏迷或醉酒昏睡,大面积烧伤后不合理使用止血带、抗休克裤以及石膏固定,手术时间过长等,因体位长时间固定,肌肉受压也可致肌组织缺血,发生变性、坏死。

好发人群

有外伤、骨折的人

外伤或者骨折的人比正常人更易患有挤压综合征。

遭受地震的伤员

伤员压埋于重物之下易出现该病。

诱发因素

外伤

重大外伤极易导致挤压综合征。

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过紧,也会引起挤压综合征。

症状

挤压伤解除挤压后,可出现全身代谢及内环境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中毒症状,分为全身性表现和局部表现。

典型症状

全身性表现

全身无力、恶心、呕吐,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生意识障碍,有的躁动不安、意识模糊或呈现兴奋状态,有的表情淡漠、少语,或呈现嗜睡状态,严重者可致昏迷。早期由于血容量突然减少,可能发生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70~80mmHg,心率快、脉细弱、体温偏低,甚至出现休克,随后则因水潴留而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等改变。

局部表现

由于外伤导致,可引起局部水肿、淤血、疼痛,在受压皮肤周围可能有水疱形成,受压时间过长,可能会有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少尿、排尿困难、嗜睡、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肌肉缺血、坏死、肾功能障碍等症状。

并发症

代谢性酸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少尿及尿潴留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凝血功能试验、血生化检查

鉴别诊断

软组织损伤

一般由外伤引起,表现局部肿胀、淤血等,通常无严重并发症和体征,也不会危及患者生命,疼痛通常可耐受。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其表现由疼痛转为无痛,有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感觉异常、麻痹、无脉,与挤压综合征表现不同。

治疗

确诊挤压综合征后需要尽早、积极补液,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清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治疗周期

该疾病需要短期治疗,如出现不可逆的严重肾损伤则需要内科长期治疗。

一般治疗

现场急救时,应尽早搬离挤压物以减轻伤势,避免伤肢抬高,开放性伤口应尽快加压包扎止血或止血带止血。尽早、积极补液,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清除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制订好合理的肾脏替代治疗计划。

药物治疗

有些情况可能需要当场进行截肢,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手术治疗

如果有患肢缺血、坏死,可能需要手术截肢治疗。截肢适应症有以下几点:

患肢坏死,保留后也无功能。

经保守处理后,症状无好转,并危及患者生命。

患肢并发特异性感染,并有转移可能。

营养治疗

原则上首选肠内营养,合并腹膜损伤、胃肠功能紊乱或消化道出血时,可选择静脉营养。依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选择肠内营养与静脉营养配合使用。

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补充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长期禁食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预防凝血功能障碍。

其他治疗

降血钾、低钙血症处理、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

饮食调理

挤压综合征前期治疗时,如有尿潴留等症状时,应为禁食状态。

患者排尿正常,病情稳定时宜进食清淡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

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切忌暴饮暴食、进食重油重脂食物。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

病情平稳恢复期时,可以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每周2~3次为宜,注意避免过度锻炼,均衡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

注意避免外伤,尽量不要到施工现场等有高空坠物的场所。

每天练习深部咳痰、拍背、下肢功能锻炼,预防肺炎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心理护理

开导患者,使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心理负担引起精神疾病。截肢后的患者应注意其平时生活表现,多陪伴,可以多以外界接触,适当出去放风,避免患者产生自卑、低落心理。注意多陪伴术后疼痛患者,多开导,避免患者心情过于沉重。

预防措施

避免劳累,适当休息,以免过度劳累造成身体抵抗能力下降。

注意躲避容易造成外伤的可能,避免到施工场所等容易造成外伤的地方。

适当运动,提高自身抵抗力。

避免反复劳累引起积累性损伤。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师,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CCTV-1健康顾问、天天养生堂健康嘉宾、北京北苑中医门诊部院长、团中央青企副秘书长、中医师承导师、中医世家、骨伤专家、京城名医。秉承医理、自成一脉;以宋氏中医正骨、宋氏气血调理,成为中式正骨的传承核心(治疗患者数十万人,培养正骨学生上万人,收徒多人)

第期传承班1月11-17日开课!宋永忠老师主讲宋氏正骨●脊柱整脊●骨盆矫正术(临床跟诊手把手教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ysty/1374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