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本文受访专家系南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曾参军
骨折后,医生迟迟不安排手术。到底在等什么?多数病人都会陷入一个普遍的误区。
骨折后手术,消肿后再说!
直到现在,南方医院骨科的护士们还能记起病房里那个爱哭的女孩。那是一个脚踝处骨折的女大学生,入院已经三天了,踝部肿得很厉害,医生每天都来看她,却迟迟未安排手术。女孩心里非常焦虑。
曾参军告诉记者,类似的疑惑很多,甚至有些病人还暗自猜测:是不是没送红包,医生就拖延手术时间呢?
很多骨折病人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但是,骨折通常伴有局部肿胀,这种开放性手术的时机,要根据骨折部位的肿胀程度来确定。有部分病人不理解手术和消肿之间的关系,难免会对医生有所误解。
如果病人骨折处肿得很厉害,一般要先消肿。否则,若强行进行内固定手术,容易并发感染。
骨折后的肿胀,通常呈现以下规律:一般1~3天是肿胀的高峰期,3~5天开始消肿,5~7天肿胀消退。但是,有些严重的骨折消肿较慢,可能要花上1~2周。甚至还有一些皮肤软组织情况不佳者,可能需要3周后才能做手术,这些病人的损伤往往更为严重,或者为多段骨折,或者是粉碎性骨折。
另外,不同的骨折部位,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例如肌肉丰富的大腿部位,较轻的肿胀也可以做手术,这是因为该处肌肉比较丰富,做完手术之后软组织可以覆盖手术切口。然而,像小腿的胫骨、足部的跟骨等部位,软组织较少,属于皮包骨,倘若肿胀很严重时使用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以后将会出现软组织覆盖不了,皮肤也缝不上的状况。所以,这些情况必须先消肿再手术。
曾主任认为,随着相关知识的普及,病人也渐渐能理解:肿胀严重却强行手术,将会导致皮肤感染、皮肤缺损、钢板外露和骨髓炎等危害。急诊手术有点难不过曾主任亦指出,有些特殊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早期急诊手术的。
例如,很轻的骨折,骨折移位也不太严重,而且肿胀程度轻者,可以考虑立即做急诊手术。急诊手术,是指在骨折后6~8个小时以内,在肿胀尚未完全形成之前就把手术做了。
然而,曾主任表示,这在实际中却不易实现,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内,手术的准备工作还来不及完成,如术前的各种检查需要完成,用于内固定的钢板需要到位和消毒,麻醉过程需要时间……等这些环节完成时,往往已经超过6~8个小时。
高龄骨折,早点手术减少死亡率
曾主任特别指出,高龄患者(75岁以上)股骨颈、大腿部位的骨折,手术不能拖。如果拖的时间长了,老人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如卧床时间过长,易出现肺部感染、褥疮。
有研究表明,高龄患者在24~48小时以内手术,比72小时以后手术的死亡率要低。
这是因为,超过72小时以后,肺部感染等很多并发症就出来了。而高龄患者尽早做完手术之后可以活动,可减少很多并发症,所以有很多高龄患者骨折后,需要尽早给他们做手术,特别是老人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常见于骨质疏松者,而且此处骨折大腿肌肉比较多,效果较好。只要患者的心肺功能能够耐受麻醉,一般24~48小时内手术,可减少死亡率。而如果是上肢骨折,由于不影响走动,所以在手术时间上要求没那么严格。
致谢来源:中国家庭医生
版权申明:医学之声一直尊重作者著作权,所刊登文章,都尽量都署名作者和来源。但是很多网络上的好资料。我们着实找不到作者,所以无法署名。如果发现我们资料侵犯您的著作权,请联系联系我们。Email:vom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