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山医大二院骨科以人才强

时间:2022-5-28 13:18:12 来源:软组织感染

自古山西猛士乡,史册不绝载良将。有着百年历史的医院,在历任院长打下的坚实基础上,赵斌院长进一步推进人才发展战略,稳步完善优势学科——骨科的专业化建设,并通过部署一系列方便患者就医的利民政策,近两年来又为山西省医疗服务树立了新的标杆。

赵斌院长接受骨科在线专访

骨科

百年老院龙头科室

“我院创建于年,是山西省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的发源地,年建立的骨科是龙头科室。”日前,赵斌院长在接受骨科在线专访时介绍了医院的历史、特色及发展动向。在中国骨科的发展历程中,该院骨科老前辈也曾做出自己的贡献:马景昆教授发明的头盆环技术用于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凸,在国内享有盛誉且仍在临床使用;包尚恕教授发明的三翼钉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曾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年骨科全体医护人员合影年骨科全体医护人员合影“在前辈打下的基础上,骨科马景昆、胡世宝、史宝琦、高富贵、卫小春、吕智等历任主任的不懈努力下,床位数从早期的25张跃升到如今张。”赵院长指出,特别是从年开始,卫小春主任带领骨科强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划分出脊柱、关节、创伤、骨病和显微手外五个专业,骨科自此走上腾飞之路。如今,该院骨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山西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并入选山西省“兴医工程”建设项目,拥有山西省骨与关节疾病工程研究中心、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创伤骨科研究所。赵斌本人作为骨科医生,这些年来也在工作中不断探索高风险、高难度的脊柱外科手术,同时在脊柱微创及脊柱生物力学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开创新术式5项,获国家专利25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医院管理者,他更是满怀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医院人才梯队和完善学科建设倾注着心力,已将该院骨科打造成全省骨科学科建设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团队。

专业

全省最齐全实力最强

医院骨科领导与各专业带头人合影经过不断完善,骨科现有7个亚专业(即创伤、脊柱、关节、骨病、显微手外、小儿骨科和骨整复专业)和14个子专业(即骨盆与髋臼修复、外固定与肢体感染修复重建、足踝、老年髋部创伤骨科、颈胸腰椎、脊柱矫形、脊柱微创与显微镜技术、关节置换、运动医学科、保膝、周围神经、断指(肢)再植、软组织修复和神经电生理),以及深受省内外患者欢迎的传统骨整复专业;设有技术室、资料室、神经电生理室。现在,创伤骨科发展了骨盆髋臼、足踝、老年髋部骨折、外固定与肢体重建等多个亚专业组;脊柱分为脊柱退变、脊柱矫形、脊柱微创、脊柱肿瘤专业组,即将要成立颅椎专业组;关节分为运动医学、保膝、保髋等专业组;骨显微手外分设显微外科和手外科专业组。据赵斌院长介绍,为了攻克临床复杂性难题,医院实行的多学科联合救治(MDT)方案已取得预期效果,骨科已成为中国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骨搬移糖尿病足学组组长单位。骨科的基础研究也不逊色,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的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实验室,每年承担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多项省内项目,已建成国内最大、有10万余份软骨细胞样本的标准化生物样本库。学科的进步有赖于软硬件的持续更新。目前,医院已为骨科设立了独立的骨科楼,急救医学科、骨科病区、骨科手术室、外科ICU、消毒供应室、技术室、资料室、神经电生理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手术机器人、O型臂、G臂、3D显微镜、步态分析仪等先进设备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服务能力。“年骨科门诊量近20万人次,住院患者达2万余人次,手术量达余台次。”赵院长介绍的这些数字,体现着骨科团队的进取和奉献。在他上任后,更是用心为该院积蓄学科精英。

人才

育人引人打造精英团队

赵斌教授(左二)在手术室与团队分析病例赵斌教授(左二)在查房“学科建设需要人才,我们始终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科室鼓励现有人才提档升级,将来逐渐实现科室博士化。”赵斌院长说,在骨科近名医生中,博士近60人,其他均为硕士。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骨科的年轻医生异常努力,仅年就考取2名博士后、15名博士,还有两人获得国家、省、医院的留学资金支助到国外深造。同时,科室每年从山西医科大学5+3学制毕业生及外省份、院校的优秀博士生中,源源不断地吸纳“活水”和新鲜“血液”。近年来,骨科医护已达成了向“医疗要精、兼顾科研”的复合型人才为发展目标努力的共识。赵斌院长介绍说,对于这类复合型人才,科室会给予特殊政策鼓励,比如做住院总医师时就划分专业,并分配一定的床位,将其纳入人才梯队的培养计划等。“可以说,骨科每个亚专科的建立,都是年轻医生在某个领域做出成绩后,科室再根据亚专业划分指导意见,评价其在1-3年间的手术量才确立。亚专科一旦设立,一定会同时开设独立病区。”他说,科室并未给这些亚专业之间划定绝对的分界线,允许各个亚专业立足主业去涉足其他领域。不过随着主业逐渐扎实和深入,副业遂逐渐放弃,各专业之间形成了互相支持、互相补台的良性发展模式。他表示,该医院相比尚有一些短板,在学科建设中还需不断摸索经验,努力弥补差距。今后,该院将着力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助力学科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医改

理顺流程减少住院日

医生练就一身本领,就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医院的运营挑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赵斌院长吃透医保政策强化管理,以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调整着运营思路,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山西省医疗教学的发祥地,我们要在省内起到‘以质量促生存’的领军作用。”赵院长说,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全院上下齐心共进,在医院55项指标绩效考核中,该院位居山西省首位。“今后我们要继续在降低平均住院日方面下功夫,在病房使用率已达%的情况下提升日间手术量;同时要重视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尤其要探索三四级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减少平均住院日。”

患者在住院综合服务中心便捷办理住院手续

为了理顺医疗流程,赵斌院长推动该院推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院前住院”措施。患者扫描医生开具的“院前住院证”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lyy/1467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