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岁罕见病患儿呼吸衰竭跨越2000多公里

时间:2024/10/20 11:29:37 来源:软组织感染

白癜风病友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8月5日一早,广州一名患上神经纤维瘤,呼吸衰竭的半岁大男婴小毅(化名),乘上救护车来京求医。他在全网多万名网友的“云守护”下,前往北京。6日上午8点13分,在途经6省市时沿途交警无缝接力护送,多公里的路程,小毅提前两小时平安抵达首都医科医院。

孩子出生不久患上神经纤维瘤呼吸衰竭急需转运北京求医

梁先生和妻子庄女士是广东省吴川市大山江街道那贞村一家普通的农村家庭,家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小毅现在6个月大了。

庄女士说,在小毅1个月大的时候因为肺炎,被医院治疗,经过检查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喉软骨化,声门下狭窄,先天性胸廓畸形,治疗十天后出院,可之后小毅的病情反反复复,医院,孩子的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

最后,经过基因检测才知道孩子患上了神经纤维瘤。

据了解,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病,又称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累及神经、肌肉、骨骼、内脏、皮肤等全身各个系统。这种肿瘤会像爬山虎一样攀附在神经上,逐渐侵蚀患者的身体。而小毅的鼻子、颈部、胸部多处占位,都长了神经纤维瘤。医生说,这也是为什么小毅反复肺炎、呼吸不顺畅的原因,鼻子和颈部的神经纤维瘤已经威胁小毅的生命,如果不做手术,把纤维瘤切除,就会严重影响呼吸,最后小毅会因为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

庄女士说,自己一家5口,都靠丈夫做厨师的每月元工资生活,原本就不富裕,而因为小儿子生病,已花掉了全部积蓄,如今只能靠东拼西凑维持。“可钱也不剩多少了,每次看到小毅插着鼻饲管冲我们笑,就觉得对不起他,生他下来,没能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庄女士自责地说。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该院出具的一份7月26日的诊断证明中看到,小毅除了重度肺炎、呼吸衰竭、神经纤维瘤Ⅰ型、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外,还有重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和先天性胸廓畸形,每一项都需要孩子接受长期的治疗。

医院ICU病房的医护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6月20日,小毅已经在该院进行了颈部探查和颈部软组织病损切除手术。呼吸压迫虽有改善,但并没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为肿瘤攀附在神经上,导致双侧颈动脉鞘区不同程度受压。由于孩子太小,医生对孩子鼻咽内部纤维瘤切除手术没有十足把握,便建议梁先生夫妇带着孩子到北京就诊。

将历经一天一夜路程途经6个省市随时可能因一口痰而窒息

梁先生说,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的次数越来越多,也出现了衰竭的情况,如果不进行手术尽快治疗,下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会因为一口痰而窒息。随后,他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得知对方可以做这个手术,“我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这是小毅活下去的机会,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医院去。”他说。

因为孩子呼吸困难,乘坐飞机的话,变化的气压可能对孩子呼吸造成一定影响;而小毅孱弱的身体在乘坐高铁时,往来的大人流也会增加孩子肺部病毒感染的风险,梁先生夫妇只能选择乘坐救护车这种风险最小的方式前往北京。

“车上不仅有应急的设备,如果孩子路上出现问题,我们还医院进行紧急处置。”梁先生说,虽然历时会长一些,但他们相信一定能坚持到目的地。

“麻烦你提醒一下小毅的父母,如果孩子晕车,路上少喂奶,可以用葡萄糖防止低血糖。另外,让孩子妈妈多安抚孩子,尽量哄着宝宝多睡觉,他清醒的时候痰会变多,会有危险,还有还有……”医护人员电话中不断向北青报记者嘱咐着,也表达着对小毅的关爱。

8月5日上午10点半左右,小毅乘上了前往北京的救护车“冀AH0L91”。

一路上,小毅、梁先生夫妇和随行人员将在救护车上度过一天一夜的路程,途经广州、江西、湖北、河南、河北,预计在次日上午早高峰时段到达北京。

自发车开始,便有沿途交警为救护车开路。上车以后,小毅一直状态平稳。

5日12点27分左右,原本安静的孩子突然躁动不安,随后哭闹,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孩子的哭声中,掺杂着肺部“呼噜呼噜”的杂音,“每一次他呼吸困难,都是这样。”庄女士一面安抚,一面不断轻拍着孩子后背,帮助排痰。车上随行医护人员判断,可能是晕车导致。

交警接力护送!救护车人员一刻不敢停歇13个小时后吃上第一口热乎饭

5日13点7分,在连平服务区,因为出发匆忙,孩子爸爸忘了给孩子带保温杯,他只是在直播中提了一句,随后,江西交警便提前准备了一个保温杯,在下一个停留地点,打满热水送到梁先生手中。

过后不久,状态平稳之后的孩子喝过奶,又因呼吸问题出现呛奶、出痰等问题,呼吸困难,随车医护人员立刻拿出了导管进行吸痰处理,经过紧急处置,暂时脱离危险。

16点7分,由于从早上9点多开始,小毅的吸痰器长时间运转而过热,导致静默。随行医护人员紧急对吸痰器进行降温处置,为保证孩子不会因晕车而导致症状恶化,救护车只能在交警保护下停在应急车道。

16点17分,救护车再次启程。

整段转运过程将近24个小时,救护车上的司机、医护人员、患者家属等随行人员,在一整天的时间里都没怎么吃饭,也不太敢喝水。只有在给救护车加油和给孩子冲奶的空隙里,他们才能赶紧吃一口面包,再去上个厕所。

直到5日晚11点30分左右,河南驻马店的交警在观看直播时注意到车上人员已经将近13个小时没有吃饭,便在服务区接力时,特意安排下一班民警为救护车上每个人都准备了一碗面条,让孩子父母和医护人员吃上当天的第一顿热饭。

一路上,救护车上的两名司机每隔4小时便换人,人歇车不歇,除了加油、上厕所或孩子出现晕车外,车子一刻不敢停留。

行车期间,江西、湖北、河南、河北交管部门分别来电,表示一直观看直播,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lyy/1646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