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皮肤缺损----一个十分恼人的问题
软组织皮肤缺损怎么办?搜索常用的办法
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医生会告诉你:
植皮、皮瓣修复(局部旋转皮瓣、带血管蒂岛状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
但是上述方法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和风险大、学习曲线长。
未能掌握皮瓣技术的医生怎么办??搜索去学习技术?---来不及了
请专家手术?---患者负担增加
还有没有其他什么办法?
修复创面的来了新法宝
皮肤牵张技术
概念:
skin-stretchingexpansion
亦称外扩张术、牵引术,即通过外力将创缘两边正常皮肤向中央牵拉,利用皮肤粘弹性、机械伸展性,通过线性负载产生“额外”皮肤,从而闭合创口。
注意区别两个概念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skintissueexpansion
通过剥离皮下组织,植入扩张器,从皮肤内部加压使其呈球面扩张,促进皮肤等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获得“额外”皮肤修复创面,称为内扩张,即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皮肤扩张技术发展简史
年美国整形外科医生Neumann首次使用组织扩张技术修复耳廓组织缺损;
年Radovan发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皮肤扩张器;
年Barres利用固位桥装置外扩张皮肤;
年Hirshowitz、年Bashir、年Liang、年Cohen、年Hicrshowitz、年Blomqvise、年Topaz、年Santiago等应用多种外扩张修复各种创面,皮肤外扩展技术逐渐发展壮大。
国内应用情况
年周黎安设计了更为简便的针爪分体式皮肤伸展器;
年张明利发明了皮夹式牵引伸展器,鲁开化、王东生、徐维贤、郭庆山、马志军等多位专家介绍了多种外扩张器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
我院临床应用案例
案例一:张某,女,53岁,左小腿车祸伤,开放性骨折(GustilloIIIc),骨外露,15cmx7cm。
案例二:欧某,55岁车祸伤,导致胫前皮肤坏死(9X6cm)。
皮肤牵张的原理
皮肤的特性
皮肤组织具有固有弹性、机械伸展性、生物伸展性等生物力学性质,因此皮肤的牵张伸展具有较大的潜力。
早期牵张
通过皮肤牵张,皮肤表面产生张力,机械性蠕变是前期皮肤伸展的主要来源。
第1天
皮肤伸张主要来源于皮下组织移位
第3天
真正意义上的皮肤延伸,此时,表皮和真皮变薄,延伸皮肤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内有大量空泡形成,成纤维细胞活跃。
在牵拉作用下,表面细胞之间的部分不牢固的连接分离,细胞间隙增宽,形态被拉长,同时导致细胞间质增生。临近组织受到牵拉而向扩张区移动,是皮肤面积增加的另外来源。
皮肤牵张技术操作步骤与方法
1
单杆式皮内穿针步骤
1)清创;2)一侧穿针;3)对侧穿针;4)置放牵开器;5)加压闭合创面。
2
单杆式间断穿针操作步骤
1)清创;2)一侧穿针;3)対侧穿针;4)置放牵开器;5)加压闭合创面。
皮肤牵张技术适用范围
可调式皮肤牵张器,适用于修复因创伤、炎症、肿瘤切除、褥疮等引起的皮肤缺损,促进创面愈合。
禁忌症:
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创面周围皮肤血运障碍患者;
感染性皮肤病患者;
不能配合术后管理的患者;
皮肤缺损部位周围无足够正常皮肤的患者禁忌使用。
技术优点:
可根据皮肤血运情况调节压力大小,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
能加快促进创面愈合或缩小皮肤缺损面积;
皮肤有感觉、较皮瓣或植皮耐磨、减少对供区的损伤。
技术缺点:
牵张不是万能,不能代替皮瓣或植皮技术,特别是在手足等部位,使用困难;
对于感染的创面或者合并骨髓炎的创面,需要结合其他技术联合应用。
注意事项:
a.骨牵引针选择直径2.0的较为合适,张力大,创面宽度跨度大的2.5mm合适;
b.骨牵引针距创面缘的最佳距离为1cm左右,因穿针呈直线,进出针位置可增加宽度;
c.骨牵引针进出点距离创面长轴顶点要有1-2cm左右距离,穿入深度不能进入深筋膜层;
d.为减少骨牵引针引起皮缘肿胀或减少对皮缘血运影响,最好皮内穿针(真皮层);
e.宽度跨度大,中间加用一个牵张杆;
f.创面牵张前彻底清创,结合负压吸引做牵张前准备;
g.因部位、创面大小、皮肤条件等影响,要做好辅助框架准备,根据牵张进度调整牵张方向;
h.创面较大,有骨外露、肌腱外漏和其它组织外漏,首先牵张骨外露、肌腱外漏区域,若相互影响,可结合植皮或皮瓣;
i.重要体表器官部位不适合牵张,足踝部位牵张困难,手指部位牵张困难(小创面可以);
j.牵张皮缘不宜游离,影响血运及皮内穿针;
k.术后严密观察牵张皮肤边缘血运,根据牵开皮肤边缘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肿胀程度决定调节压力的大小及每天调节次数(4-6次/天),以避免皮肤边缘坏死,术中4-5公斤,术后3公斤左右,有水泡、血运障碍2公斤以下;
l.牵引皮肤有血运障碍、感染或牵引皮肤撕脱时及时停止牵张皮肤,或去除牵张器,改用其它方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