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也得谨慎吃!小伙吃完感冒药,浑身溃

时间:2016-8-26 19:19:11 来源:软组织感染

常见药也得谨慎吃!小伙吃完感冒药,浑身溃

看点

如果感冒了,你一定会和平常一样自己找两片感冒药吃完睡一觉就好有木有?!但你知道吗,这样会有危险滴!扬州1名20岁的大学生,就因2粒感冒药过敏,全身皮肤溃烂,血液、内脏感染,折腾了2个月仍未脱离危险,医院已在28日下达病危通知书!

据统计,中国每一年大约万人因吃错药而健康受损,约20万人因此死亡。你还敢随便吃药吗?!

曾健康阳光的阿辉,如今躺在病床上,面目全非

感冒吃了两颗药,小伙身上起红疹

20岁的阿辉(化名)是扬州人,去年9月份,进入盐城工学院学习生物工程专业。五月二十几号的时候他感冒受凉,还有点发热,同宿舍1名好心同学就把自己的感冒药送给他服用。“人家也是好心,那盒药就剩最后两粒了,都给了我儿子。”母亲李鼎华说,阿辉分两次将感冒药服下后,感冒好转,体温也降到正常水平。

可是,两三天后,阿辉先是感到疲惫,身上发痒,还长出了不少小红点。1天后,症状加重,全身出红疹。见情况严重,医院救治,经初步诊断为“病毒疹”。阿辉的班主任证实,医院治疗,后请假回家看病。

病情不断恶化,红疹变水疱

在盐城治疗不见效果,阿辉医院治疗。据母亲李鼎华介绍,在苏北医院看病10天左右,阿辉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出院回家那天,刚坐上公交车,阿辉就发现身上又起红疹了。李鼎华称,当时以为问题不大,就视察了1晚,可到了第二天,阿辉身体状态不见好转,1医院。当天下午,阿辉高烧到41℃。后在医生建议下,转往南京治疗。

“先去了军区总院,医院。”李鼎华称,从6月10日到达南京,到7月10医院转出,前后在南京看病1个月,阿辉的病情每况愈下。发展到最后,他全身冒出很多水疱,且部分皮肤开始溃烂,还伴随高烧等症状,“7月7日,身上很多水疱,医生说情况严重,建议我们转院。”李鼎华告知。

得了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7月10日,医院医院继续治疗。

医院出院记录上看到,出院诊断一栏写有两条内容,第一条是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医院住院期间,接诊医生多次告知她,阿辉患上了药物超敏综合征。李鼎华说,医生在了解到阿辉的病史和这次生病的病情发展、用药情况后认为,罪魁祸首可能就是阿辉当初服用的那两粒感冒药。

“之前他在这里看病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比较严重。”曾为阿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朱晓芳介绍,在苏北医院治疗时,就曾推敲过可能是药物超敏反应,“他身上出的红疹有两种情况,1是病毒感染而至,另一种就是药物过敏而至。”朱晓芳说。

全身皮肤溃烂,像被火烧过一样

医院皮肤科后,阿辉身体多部位皮肤相继出现溃烂。如今,阿辉身上没有一块好皮,浑身上下就像被火烧过一样,溃烂的皮肤层层往下掉,“医生说,就连头皮都不一定能保住。”李鼎华说。

前天,阿辉的堂兄弟从上海给发来阿辉的照片。照片中,阿辉面部皮肤已全部溃烂。据阿辉的堂兄弟介绍,几天之前,阿辉的情况还没有这么严重,“那个时候,身上溃烂了,但是脸上大部分还是好的”。

血小板着落,医院下达病危通知

医院后,阿辉的病症没有好转,而且还在迅速恶化。“刚到医院门诊就给我们一张病重通知单,住进病房,又给我一张病重通知。”

让李鼎华揪心的是,儿子皮肤溃烂后,内脏、血液等都遭到感染,情况十分危急。7月28日上午8时49分,阿辉血液中血小板着落严重,医院向他们下达了病危通知单。这份病危通知单附带的简单病情诊断显示,阿辉目前状态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皮肤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电解质紊乱”。

“到我们医院来的时候,他全身皮肤就已开始溃烂了。”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梁俊是阿辉的主诊医生,据他介绍,皮肤是人体一层重要的安全防线,阿辉的皮肤溃烂后,病菌很容易进入体内,造成内脏及血液感染。不过,梁医生介绍,虽然阿辉病情危急,但也不是说没有生的希望。“要一步步去治疗,眼前最重要的是把血小板数量提升上来,把血液的问题解决。”

什么是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朱晓芳解释,简单地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是由于药物过敏反应造成的一系列病症,主要和患者个人体质相干。“我们医院每一年都会遇到几个药物过敏患者,只是情况相对比较轻微。”朱晓芳介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非常罕见,致死率非常高。

使人不解的是,据李鼎华介绍,在儿子这次得病之前,也生过病,也吃过感冒药,并没有出现过对药物过敏的情况。李鼎华不解,为什么儿子会突然患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不是所有药物都会引发过敏反应,主要看药物成分,要看具体情况。”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菊萍介绍,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和具有镇痛、退烧功能的药物最易引发过敏。陈菊萍还补充说,人在得病或其他特定的身体状态下,也可能对药物中的一些成分产生过敏。

药物过敏可致命,别进了误区!

误区1:之前不过敏,今后就不会过敏。

一般情况下,药物过敏是在首次使用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当再次服药时,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激起免疫应对,从而导致过敏反应。

因此,很多药物过敏是在第二次使用该药时产生。另外,一样的药品可能由于厂家、批号、质量层次的不同而导致里面所含的杂质不同,过敏反应发生率也不同。

误区2:过敏一定在用药当时就产生。

药物过敏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速发型一般在用药后马上产生,而迟发型则有一定的“潜伏期”。以头孢类抗菌药为例,迟发型不良反应多数产生在用药后的第2~10天,少数可长达13天。所以,只要是在用药后一段时间内产生疑似过敏的症状,都要引发重视,应及时救治。

误区3:中药不会引发过敏。

中药成分复杂,制备工艺有所辨别,其含有的蛋白、淀粉、鞣质、色素等都可能引发过敏。如果服药后不注意视察,一旦发现,可能症状已很严重了。

误区4:药物过敏只有皮肤症状。

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是皮肤潮红、皮疹、瘙痒。另外,药物过敏还可引发发热、哮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还可导致肝、肾等器官,消化、呼吸、神经、血液、循环等系统伤害。

误区5:药物过敏不能预防。

实际上,很多药物过敏可以预防和控制。首先,应遵医嘱和说明书用药;其次,要注意视察,用药期间或用药后一段时间出现了发热、皮疹、瘙痒、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救治;再次,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应在皮试结果阴性的条件下使用,若有某种药物的过敏史,应记录下来,并在救治前主动告知医生;最后,要注意药物的交叉过敏反应,即对此种药物过敏,极可能对同类的其他药物也过敏。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ztz/101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