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拒绝产后漏尿妈妈们都需要科

时间:2020-9-3 14:14:13 来源:软组织感染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03105.html

“医生,我产后打喷嚏、大笑时,总是出现漏尿现象,都不敢出门了,怎么办?”

“医生,我看到有的女性生产之后会子宫脱垂,好吓人!这种情况能预防的吗?”

分娩,带给妈妈的不只是新生的喜悦,还有难言的苦恼。比如漏尿、盆腔脏器脱垂、阴道松弛或痉挛、性功能障碍等,而究其根源,就是盆底肌损伤后未及时修复。

那么问题来了:盆底肌是什么?为什么分娩时容易损伤盆底组织?怎样才能预防?分娩后又该如何进行盆底肌康复?

今天,医院妇、产科门诊唐莉菲医生将与您聊聊盆底肌与产后康复那些事儿!

盆底肌是什么?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它就像一张“吊网”,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它围绕在尿道、阴道和直肠开口的周围,支撑着盆腔和腹腔器官,将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紧紧吊住,从而维持其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因此,盆底肌肉与性功能、排尿、排便功能等都有密切联系。强健盆底肌群能够增强控尿控便的能力、提升性快感、降低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

盆底承载着人体几乎70%的重量,盆底肌“托”的作用就非常关键。一旦盆底肌肉受损,托不住盆腔器官,就会出现盆腔器官脱垂。

而支撑盆底最主要的就是盆底肌。年妇科医生阿诺德·凯格尔博士第一次描述了支撑子宫、膀胱、直肠、小肠的盆底肌肉,也称之为“凯格尔肌肉”或“PC肌”。

为什么分娩容易使盆底组织受损?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发育,子宫不断增大,对孕妈妈体内的组织和器官会有一定的压迫,对于整个内核心肌群都会有改变及损伤,尤其对盆底肌的损伤最大。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会使产妇盆底韧带和肌肉产生过度伸张,特别是初产妇及手术助产如臀牵引术、产钳助产等,甚至会直接损伤盆底软组织,加上产后体力减弱等,盆底组织不容易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盆底组织变得松弛,导致尿道上段失去紧张度而变为漏斗形,尿道相对变得短而宽,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就导致一些产妇发生产后尿失禁。

有的产妇可能在分娩后没有明显表现,或者问题不太严重,但随着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的问题会逐渐显现和恶化,出现严重尿失禁甚至盆腔脏器脱垂。如果女性产后能尽早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

如何进行盆底康复?

盆底康复一般有五大常见方式。

1、凯格尔kegel训练

又称为盆底肌训练。可参照如下方法实施: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不少于3s,一般5s,松弛休息10s,重复练习10次,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组凯格尔练习,一次一组这样的练习就足够了,每天做3-4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一般4-6周会明显感觉到肌肉紧实,需持续3个月或更长时间。训练3个月后应到门诊随访,进行主客观治疗效果的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当盆底肌处于高张力或者紧张时,一味强调“收紧盆底肌”会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盆腔疼痛(如性交痛、痛经、尿急尿频尿痛等)。所以说,主动放松与肌肉锻炼同样重要。

2、手法:

手法在康复师中运用得比较广泛,推崇用手去感知我们的盆底肌状况,特别是肌力、收缩力差的妇女,用按摩可以唤醒阴道肌肉和神经。应对仪器检测存在一定的误差,手法治疗和检测具有很大的优势。以及有侧切、痉挛、疤痕愈合不良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用手法的按摩去进行治疗。

3、盆底肌肉康复器,俗称“阴道哑铃”

你只需将阴道哑铃放入距阴道口2cm位置,适应保持,然后尝试坐、行走、爬楼梯等方式锻炼,每次15-20分钟。

4、低频电刺激:对阴部神经和盆腔神经的反射性刺激或神经肌肉的直接刺激,促使肌肉被动锻炼,促进盆底肌肉血液循环,重塑神经通路,增强肌力。

分娩后多久可以做产后(盆底)康复?

1、黄金期:

产后42天至6个月内,属于产后恢复的黄金期。

此时,产后的身体最为脆弱,各项身体指标均处于严重失衡状态,需要特别注意休息、饮食和运动,帮助身体恢复孕前的状态。

2、理想期:

产后6个月至一年半以内,属于产后女性的理想恢复期。经过黄金期的恢复,身体状态已经基本稳定,处于恢复肌体损伤的最佳时机。

3、有效期:

产后一年半至三年内,属于产后女性的恢复末期。在这个阶段,应进行综合调理,使身体机能达成最佳平衡,平稳过度到正常生活阶段。

承托着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器官的肌肉是盆底肌。而盆底肌在女性分娩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损伤。

据统计,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90%性生活质量都不高(阴道肌肉不会合或不能收缩),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高达30%。

什么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呢?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

●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尿不尽

●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性冷淡、阴道干涩、性高潮障碍等性功能障碍

●后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

●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

●粪失禁、便秘

而妊娠和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过,只要通过盆底肌康复训练,就能够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预防和治疗、改善性生活质量。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盆底肌训练?

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

①盆底肌力减弱;

②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

③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

④会阴伤口疤痕疼痛;

⑤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

⑥产后排便异常;

⑦产后尿潴留。

但以下情况暂时不宜选择盆底训练:

①阴道出血(如晚期产后出血,月经期等);

②泌尿生殖系统的急性炎症;

③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④合并恶性盆腔脏器肿瘤患者;

⑤痴呆或不稳定癫痫发作。

如何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

盆底肌肉锻炼

以臀部上提、收缩肛门的方式为主,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次,6-8周为1个疗程。

特别强调:

宝妈刚开始运动要量力而行,起初每天运动一次就行,每次3-10分钟,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适应情况延长运动时间,逐步增加每日的运动次数。

卧式锻炼

宝妈可靠着床沿,以仰卧姿势,将臀部放在床沿,双腿伸直悬空不要着地,双手把住床沿以防滑下,双腿合拢慢慢向上举起逐渐向上身靠拢,双膝保持伸直。当双腿举至身躯的上方时,双手扶住双腿使之靠向腹部,双膝仍保持伸直。然后慢慢地放下双腿恢复原来姿势。如此反复6次,每天1次。

立式锻炼

站立,双腿略微分开,收缩两侧臀部肌肉,使之相挟,尽量大腿部靠拢,膝部外转,然后收缩括约肌,感觉阴道往上提。

压腿

压腿是比较简单的运动项目,需要注意的是前后左右都要压一压,压腿的同时对臀部也会进行很好的锻炼,动作到位,胸部尽量碰到大腿。

跳绳跳绳能收紧盆底的肌肉,刚开始可以慢慢的跳,先适应适应比较好,开始不要跳的太高,多跳一会儿后再跳的高一些。仰卧起坐

虽然仰卧起坐主要是锻炼腹肌,但对盆底的肌肉训练也很有帮助,在做仰卧起坐时,臀部会一收一紧,同样可以锻炼盆底肌肉。

产后盆底康复操

1.呼吸运动

去枕平卧,双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尽量收缩,呼气时尽量放松。

2.提肛运动

做收缩阴道肛门的动作,明显感觉会阴部肌肉向头侧收缩,之后尽量放松为一组。

3.臀部运动

吸气时臀部及骨盆底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

4.抬头运动

吸气时下巴尽量上抬,呼气时下巴尽量向胸部靠拢。

5.腿部运动

吸气时一脚底平贴床面曲腿,脚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呼气时缓缓将腿伸直。然后换腿,动作同前。

小编强调

产后盆底康复,就是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采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产后盆底康复的目的。通常产后42天是顺产宝妈盆底修复的最佳时机,剖宫产宝妈建议从产后3个月开始练习。但需要注意的是,刚刚生产完的新妈妈不宜进行高强度、太剧烈的运动,适当地做些幅度小且舒缓的运动即可。

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至少有三成以上的妇女产后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随着年龄增大和二胎的孕产,将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所以,产妇分娩后一定要为保证自己将来的生活质量作些积极的准备。分娩后42天应常规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如果出现了盆底肌肉松弛、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康复治疗。

产后3个月内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所以,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及早进行盆底康复是每位妈妈明智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ztz/1165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