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伤虽然常见
但后果可能会
严重到你不敢想象!
最近,福建就有一男子
杀鱼时手被刺伤竟不幸离世
简直太可怕了!
▼
3月25日早上8点
漳州漳浦县林老伯在家宰杀一条罗非鱼时
不慎被刺伤了左手小指
因为伤口很小,出血量也不多
林老伯只用清水冲了冲就没太在意
当晚,林老伯开始出现左上肢红肿、疼痛
并伴有体温升高症状
医院治疗后
次日傍晚转入解放军第医院继续治疗
入院时,通过进一步检查
林老伯被诊断为脓毒血症、
脓毒性休克和软组织感染
经抢救,林老伯的生命体征没有平稳
且左上肢肿胀、紫绀明显
为避免毒素继续吸收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
医生实施了左手截肢
可惜因为病情仍然严
3月30日,家属决定放弃治疗回家
4月1日,林老伯已经不幸离世
聊起林老汉受伤的经历
其家人痛心不已
小小的一次鱼刺伤
造成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让林老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对此,第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曾志伟解释道,海洋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像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都可能会携带,由于毒性太强,在业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每年3至11月是海洋创伤弧菌的最佳生长和繁殖季节,抵抗力强的人,一般不会感染创伤弧菌,大家不必恐慌。但如果有外伤,或者体质较弱的人,特别有慢性肝病、糖尿病,嗜酒的人群,则一定要注意预防。
一旦出现感染,细菌会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快速扩散,引起肌炎、肌膜炎导致坏疽,进而出现败血症。因发病急、进展快,多数病例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75%。?
根据临床中接诊的病例来看,曾志伟认为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类通过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引发感染;另一类在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贝甲类海产品造成感染。?
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就医和正确处置,如局部伤口消毒、清创处理,及时给予敏感抗生素等。万一受伤要立刻用清水冲洗伤口,用含碘的消毒液、双氧水消毒。
医生提醒
在清洗鱼虾蟹等海鲜时要小心
最好戴上手套防护
万一被海鲜扎伤
并出现红肿热痛等表现
医院进行诊治
千万不要因为对一个小伤口的不重视
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