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http://www.wxlianghong.com/
近期的郑州,天气变化无常
前几天阴雨绵绵,
这两天又艳阳高照,
一个不注意,可能就患上感冒。
感冒后,一些人会自行服用抗生素,
但是,小编提醒您,
抗生素千万不能乱吃!
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
之前就有报道,
有人感冒后滥用抗生素,
导致细菌产生强耐药性,
成为超级细菌!
最终,患者无药可治......
//////////////////////
“无药可治”,足以让大家对超级细菌闻之色变!下面,医院公共卫生临床科专家,为大家揭开超级细菌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不是指某一种细菌,而是泛指那些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在医学上它的准确称呼应该是“多重耐药菌”。
这类细菌能对抗生素有强大的抵抗作用,能逃避被抗菌药物杀灭。目前被WHO列为极具威胁的超级细菌有:①可引起皮肤脓肿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②可引起肺部感染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CRE)③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由于大部分抗菌药物对其不起作用,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是目前的世界性难题。
超级细菌是如何形成的
超级细菌一般不是天然形成的,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上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结果,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则加速了这一过程。
抗生素的滥用,使得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不断进化与变异,获得针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能力,这种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渐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成为耐药的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会肆虐全球吗
针对超级细菌的流行趋势,研发新型抗生素或新的治疗手段已经迫在眉睫。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一般周期长达10年以上,但细菌耐药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新药的研发速度。
但是大家不必恐慌,超级细菌与大规模流行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不一样,非典、甲型H1N1和新冠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超级细菌引起的是细菌感染,不是烈性传染病,大部分多重耐药菌为机会性致病菌,虽然耐药性强,但致病力并不强。
抗生素应用误区有哪些
那该如何减少超级细菌的产生呢?主要途径就是避免滥用抗生素!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抗生素的应用,常有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对病毒引发的炎症应用抗生素,可能压抑有益菌群,造成抵抗力下降。比如说感冒,病毒或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但8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效。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是杀灭微生物的,一般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产生。目前,仅在医生指导下大型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一般术后24小时内停用。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能用一种解决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一旦明确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因为广谱抗生素更容易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多重耐药等不良反应。
误区4:新的比老的好贵的比便宜的好
有的老药药效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明确。
误区5:用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误区6:一旦有效就停药
不同细菌引起的不同部位的感染,均有一定的疗程要求,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因残余细菌作怪而出现病情反弹。
科室介绍
医院公共卫生临床科,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团结向上的医疗护理团队,现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具有研究生学历4人。科室环境优越,管理规范,是一个充满温馨和爱的地方。科室诊疗范围:
1.各种肝脏疾病
各种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甲肝、戊肝等,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种肝脏疾病并发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肝脏肿瘤、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乙肝妈妈,母婴阻断管理指导。
2.各种感染性疾病
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全身各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发热原因待查
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类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
专家介绍
王灵菊,医院公共卫生临床科主任,三级主任医师,原郑州医院感染科病区主任。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洛阳市感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洛阳市肝病学会肝肿瘤学组首届组长。曾获“洛阳市优秀医学学科带头人”和“河南省优秀医生”荣誉称号。
从事肝病和感染性疾病临床工作30多年,擅长各种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肝衰竭、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膜炎等;对各种感染发热类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长期发热原因待查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并发表医学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4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投稿:公共卫生临床科全阳王灵菊
整编:宣传办
医院
长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