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许多老年人都会遇上,多数情况和骨关节炎有关。膝骨关节炎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危害并不小,除了常见的疼痛和功能受限,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残疾。
我国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超过万,如此常见却无法根治,目前除了改善症状,几乎没有别法。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来讲,抓住治疗的时间窗,阻止疾病发展,恢复关节的平衡,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可是,许多膝骨关节炎患者是在疼痛明显时才就医,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耽误了治疗时机。膝骨关节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如何在疼痛不明显时,早期发现膝骨关节炎呢?
了解膝骨关节炎的症状和早期症状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遗传性,与炎症和免疫相关,在病理上,破坏与修复同时存在。关节软骨的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以及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边缘骨赘形成,会给患者带来一系列的疾病症状。
膝骨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关节疼痛、压痛及活动障碍等,详情如下:
?关节疼痛及压痛——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膝部疼痛,疼痛的原因有骨刺压迫、骨摩擦、滑膜炎症等,疼痛的程度一般为轻度和中度,少数为重度,偶见剧痛或不痛。劳累及受凉后疼痛可加重,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更明显。
关节晨僵——早期时有关节僵硬及发紧感,活动后可缓解,晨僵时间一般不长,多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关节肿大——因为关节积液、软组织变性增生等原因,可导致关节肿大,有些患者也会因为骨赘形成而关节肿大。
骨摩擦音(感)——关节软损伤导致关节面不平,活动膝关节时可出现骨摩擦音(感),频繁出现要引起警惕。
关节无力和肌肉萎缩——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软组织退化可引起膝关节无力、协调性下降,出现打软腿、滑落感、跪倒感等情况。膝关节稳定性下降会进一步扩大损伤。
关节活动受限和屈曲挛缩——软骨破坏严重后,关节活动范围会进一步减小,并且出现屈曲挛缩畸形,极度严重者甚至完全丧失关节功能,无法站立行走。
好在,关节软骨的损伤不是一蹴而就的,膝骨关节炎的病情呈渐进性加重,早期如果保护好关节,给软骨足够的修复时间,就能很大程度避免晚期的畸形和残疾出现。膝骨关节炎发病隐匿,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哪怕是间断性隐痛,也要及时就医,不给疾病壮大的机会!
五个方面早期过滤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患者在早期,症状往往不怎么明显,甚至一点儿疼痛感觉都没有,MRI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更敏感,但并不适合临床推广,一般也没有谁会定期去查膝关节的MRI。这时候,我们就要结合一些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来早期过滤膝骨关节炎。
需要识别的膝骨关节炎危险因素包括:
外伤,包括重大创伤或轻微的累积性损伤;
炎症或感染;
年龄、性别、遗传背景;
生物力学的改变;
肥胖、代谢综合征与共病。
当然,不是说只要有危险因素就一定会患膝骨关节炎,但受危险因素影响的程度越大,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要判断这个程度的具体大小,就可以用到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识别问卷了,见下图:
?如果5个问题中有超过3个问答为“是”,那您就要小心膝骨关节炎了。这个问卷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73.3%,准确率为84.3%,还是值得借鉴的。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基于OA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症状,建立了第一个预测中国人群KOA4年发生风险的临床评分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可以更好地判断早期膝骨关节炎,见下图。
在这个模型中,总分为51分,当总风险评分≥20.5分,患者在4年内发生膝骨关节炎的风险超过50%。
这两个问卷能帮助患者早期发现病情,对于评分较高的患者,医院就诊,也许医生通过查体就能发现端倪,像活动时疼痛、短暂晨僵、功能受限、骨摩擦音、活动受限及骨肥大这6种表现,具备3条就可以识别早期膝骨关节炎,并非只有疼痛才能发现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