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吃了头孢不能喝酒

时间:2016-11-24 23:40:43 来源:软组织感染

吃了“头孢”不能喝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有人说:吃了“头孢”不能喝酒!那么这个头孢指的是什么?又为什么吃了“头孢”不能喝酒呢?

原来,这个“头孢”,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抗菌药物——头孢类药物,例如常见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氨苄、头孢泊污酯等。这些头孢,主要针对细菌性感染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那么为什么吃了“头孢”就不能喝酒了呢,喝酒又和吃“头孢”有什么关系。

那这得从喝酒讲起了。

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是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药物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得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乙醛是毒性物质,当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使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如: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波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梗,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心电图ST-T改变等,而这些反应和表现,与一种戒酒药物——双硫仑(disulfiram),服用该药后所产生的反应类似,也称之为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是期望建立饮酒者对酒产生厌恶的条件反射。由于双硫仑从体内排出缓慢,所以服药期间甚至在停药后1周~2周内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也可出现戒酒样反应。也因此,双硫仑只适用于有强烈戒酒愿望的自觉戒酒者。

双硫仑样反应,一般在饮酒后5-10min内出现,最快的2min,最慢的7d,持续反应时间为0.5h至数小时,反应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饮用白酒较啤酒、含酒精饮料等反应重,用药期间饮酒较停药后饮酒反应重,儿童、老年人、心血管患者及过敏体质者更严重,如抢救不及时,也可引起死亡。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等。

那么是不是所有“头孢药物”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呢,还有没有其他药物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

其实并非所有的头孢类药物都能导致双硫仑样反应,正如它的发生机制所决定的,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才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包括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孟多、拉氧头孢、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甲肟、头孢尼西、头孢替安、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唑林、头孢克肟。其中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虽不具有甲硫氢唑侧链,但头孢曲松具有甲硫三嗪侧链、头孢噻肟具有氨基噻唑侧链,也可引起此类反应,头孢哌酮的双硫仑样反应报告最多,最敏感。对于其他抗菌药物,如硝咪唑类药物(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及其他药物如磺脲类降糖药(格列齐特格列本脲)、苯乙双胍、华法林、三氟拉嗪、妥拉苏林、胰岛素等,也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同时应注意避免和酒精含量较高的药物合用,包括硝酸甘油、氢化可的松、藿香正气水、酊剂等,避免双硫仑样反应。对于发生了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如何治疗?

病人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后,立即停止饮酒,轻者可自行缓解,重者需对症治疗,心绞痛患者改善冠脉循环,血压下降可用升压药,也可用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毒的救治包括催吐、洗胃、生命体征的维持等一般性治疗措施,一般数小时内病情可以改善。

在临床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对使用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在用药期间或停药1-2周内不能饮酒及使用含乙醇的食物(酒芯巧克力,发酵的食醋)、饮料(啤酒饮料等)或药品(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霍香正气水),避免此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用含酒精的药品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如果出现双医院就诊。因个人体质不同,也有可能在用药20天后仍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ztz/2175.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