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隋文君王玫黄艳飞鲁辛辛
选自:中华医学杂志,,96(41):-.
鲍曼不动杆菌(AB),尤其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约占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的70%,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高,临床治疗可选用的抗生素种类有限[1,2],医院环境适应力强,已成为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3,4]。由于AB的广泛耐药性,针对AB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耐药机制研究方面。然而,针对AB毒力因子的研究较少并且较为局限,虽然最近的研究阐释了一些细菌毒力因子在AB感染中的作用[5,6,7,8],但AB明确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在临床上难以区分AB的定植与感染,加之我国痰标本作为主要的临床送检标本,其病原学诊断价值有限。本研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DLAI-TOFMS)蛋白质指纹聚类分析和差异蛋白质组学来研究MDR-AB感染菌株和定植菌株之间的差异蛋白质,探究MDR-AB感染的特征分子,为MDR-AB感染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实验室和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菌株来源:
菌株均为年1月至年12医院临床分离株,血流感染组23株,鼻、咽定植组17株,环境定植组19株,所有菌株均为MDR-AB,质控菌株选择ATCC大肠埃希菌、ATCCBAA-肺炎克雷伯菌、ATCC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操作及结果判断按照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执行标准进行。
2.主要成分分析:
利用MALDI-TOFMS(德国Bruker公司)鉴定菌株并获取各组菌株的蛋白质指纹,通过ClinProTools软件对各组菌株的蛋白质指纹数据进行主要成分分析。
3.多位点序列(MLS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