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从字面上看就很容易理解其含义。但就是这么起因简单、人为造成、稍有常识就可避免的病,却仍然年年秋冬季节多发,许多小宝宝因此引起高热、大汗、缺氧、脱水、软组织感染、抽搐昏迷,还有的脑细胞缺血坏死,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留下严重后遗症,甚至呼吸、循环衰竭,失去生命!这些常见观点为什么都是错的? 捂热派:小宝宝身体弱,手脚总是凉凉的,只有穿盖得厚一点,手脚才能变得热乎乎。 科学派:一岁下的小宝宝(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心脏小、搏动力量弱,每收缩一下,泵出的血到达四肢末端的相对较少,所以小宝宝的四肢特别是手脚偏凉是很正常的,冬天会显得更加突出。 小宝宝当然需要注意保暖,但如果一味地增加衣物,连手心脚心都非得捂得发热、出汗才肯罢休,对不会说话的小宝宝来说简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想判断孩子穿盖是否适宜,最好的方法不是摸手脚,而是用"一指禅"方法,即伸出手指摸摸后背和脖颈处。如果温热无汗,那就是刚好;如果后背出汗,那就是穿多了,要适当减少衣物。捂热派:天气冷了,多穿点才不会感冒生病。 科学派:其实天气冷并不是宝宝感冒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宝宝感冒生病不是天气冷就必然造成的结果。只有气温骤降或骤升时,孩子免疫力一时降低,才会给众多感冒病毒入侵的可乘之机。如果早早地把孩子捂起来,孩子时刻处在出汗的状态,反而容易导致风寒湿等病邪入侵,可谓适得其反。 天气转冷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赶快严严实实捂起来,而是适度增加衣物,让孩子保持舒适的体温,并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逐渐适应环境。同时,可以让小宝宝通过爬行、游泳等方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捂热派:孩子发烧了,捂一捂发发汗才能好得快。 科学派: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发烧时头和身体发热,手脚却是凉的,就误以为是孩子冷,其实这是因为发烧时孩子的肢体循环变差导致的;有的家长呢,凭老经验断定出了汗就能退烧,于是给孩子加了比往常更厚的衣物来发汗。 孩子本身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易受环境影响,发烧时如果再用捂的方法来火上浇油,体温只会越来越高,持续高热会导致代谢增快,因此导致孩子缺氧脱水、高热惊厥,甚至失去生命的悲剧并不少见。 小宝宝发烧,护理的关键恰恰不是捂热发汗,而是散热降温。适当提高室温,衣物尽量少穿少盖,不至于导致着凉的程度即可,然后通过温水擦拭、洗温水澡等方法,使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热量逐渐散发出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哪里有卖白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