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手法松解术的延续
——再析宣氏踝关节三贴绑扎法
包寒毅(上海)
笔者曾于年6月和年5月起,师从我国骨科界前辈、中国软组织外科学奠基人宣蛰人教授系统地学习了“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和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术”以及“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针刺疗法”。
恩师宣蛰人教授曾于年8月~年8月任上海市体委创伤外科顾问,参与国家乒乓球宿将徐寅生等运动员的医疗保障工作。
恩师生前在笔者面前屡次提及:我们欧洲大陆派,在治疗踝关节或肘膝关节软组织损伤时,仅用无衬垫石膏来固定的,踝关节石膏固定之后,再打上铁钉,还叮嘱患者,绷着石膏,坚持每天走路或做上肢抬举等功能训练,不能卧床歇息和静止不动,无衬垫石膏铲除后,很少发生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后遗症的,这是屠(开元)院长从德国带回国内的。
软组织损伤治疗的效果与贴扎密不可分,赋予手法松解和贴扎术以新的内涵,提升手法松解的价值和意义,两者融合势在必行!
本文同诸位同道,重点分享宣蛰人恩师的简单、明了、有效、实用的医用胶带(软性固定)“踝关节三贴绑扎法”绝技,同时分享笔者的贴扎实践经验和有关问题的思考。
年4月27日上午,宣蛰人恩师在上海第三期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讲习班上,曾经讲过,功能锻炼是我们骨科的命根子,因为只有功能锻炼可以恢复肢体的正常功能,那么固定完以后,血液循环好了嘛,特别是在石膏固定之下,软组织损伤或者骨组织损伤得到修复,以踝关节为例:在于踝关节位置放正(笔者注:调整踝关节胫骨下关节面同距骨滑车部分的位置),固定住了,这种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就都被吸收掉了,损伤都是通过化学作用联系起来的,炎症吸收掉了,它就不会痛了,所以正确的治疗,不可能产生无菌性炎症病变后遗症,反之,必定有后遗症。现在这样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的越来越少了(此段内容,是根据宣蛰人先生的授课视频,直接记录而成,未作语法上的过多修正,保持了原话的风格,特此说明)。
当初,笔者不得其解,软组织损伤,又非骨折,怎么也用石膏作固定?而且还是无衬垫的,现在临床上好像很少见到用石膏来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了。
年春节之际,笔者根据保存的宣蛰人恩师生前相关视频素材和照片资料整理,查阅了年屠开元教授的《骨科无衬垫石膏技术》培训教材和视频资料,以及有关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史料,无衬垫石膏术(贴扎术)属于创伤外科(矫形外科)的有机组成部分。Scharz(_)曾经说过:“没有石膏,就没有矫形外科”,无衬垫石膏术,由世界矫形外科鼻祖,宣老的师爷(屠开元教授的恩师)德籍奥地利人贝尔教授于年——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创用,主要用于骨折或关节伤的治疗,并积累了丰富的石膏技术经验,被公认为19世纪人类影响最大的十大发明之一,救护了不少德军战士,在战场的医疗救护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贝尔教授(年)同屠开元教授(年)从德国来到中国,参加了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的医疗救护队工作,贝尔教授出任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第八中队部中队长、屠开元教授出任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北路东线第三区队、第十八医疗队指导员、队长,矫形外科组主任,主讲外科和战地救护四大技术(止血、绑扎、固定、搬运),他俩一起参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直至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贵阳市档案馆民国时期贝尔教授和屠开元教授的个人档案资料
后宣老将其原理引伸到运动损伤中去,借用了医用胶带,固定踝关节的软组织损伤,取得了令人异常的临床疗效。笔者曾记得:宣蛰人恩师生前多次提及(有视频),但均未在公开场合演示过,今天,笔者根据保存的资料,精心整理,撰写此文,以飨同道,共同分享,共同提升,融合发展。
首先需要说明的:本文中的贴布,主要是指医用胶带材料或者运动防护专用的白贴(有多种颜色,统称“白贴”)和轻弹贴以及重弹贴等材料,不包括运动防护专用的肌内效贴。
白贴和皮肤膜及肌内效贴材料
一、检查
1、检查是否存在骨折:踝关节跖骨内翻扭伤时,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是足部常见的骨折,特别是伤后局部有这样明显的皮下瘀血的时候,这点临床需要注,可用弹力绷带或石膏托固定2-3周即可。
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二、踝关节手法调整运用——解剖图
调整距骨滑车同踝关节面(腓骨和胫骨)的位置(以术者的方向定位);
踝关节结构解剖图
三、固定方法
1、内固定——钢板、钢针;
2、外固定——硬性固定;软性固定
本文精选宣蛰人恩师的踝关节三贴绑扎法,纯属软性固定方法,用来处理踝关节软组织急慢性损伤及其慢性劳损急性发作(中医称:筋伤或伤筋)的康复治疗。
四、治疗思路
1、调整——固定——理筋。
2、松筋——调整——调衡。
3、松筋——调整——固定——运动(笔者奉行的治疗思路)。
五、踝关节手法调整运用——调整距骨滑车同踝关节面的位置(以术者的方向定位);
1、左摇三圈,右摇三圈。
2、“脚踝点头”。
3、“脚脖拉伸”。
六、预备阶段
1、选用笔者私人订制的牛皮“贴扎三剑客”器械。
私人定制的牛皮“贴扎三剑客”器具
(1)组织剪(×2)——绑带剪(×1)——鲨鱼剪刀(×1);
(2)医用记号笔(×1)——木制尺(×1)。
(3)“神指”(×1)
2、操作时,术者用组织剪或绷带剪,剪取规格为0.8寸(20mm)或者1.0寸(25mm)宽度的mm—mm长的三条不起毛边的贴布(医用胶带)备用,切忌徒手撕下贴布(医用胶带),以免贴布(医用胶带)产生毛边,影响踝关节的贴扎效果,同时将贴布(医用胶带)同端的二个角角修成圆圆,以防贴布(医用胶带)角角翘起,黏贴不住皮肤。切记:运动防护专用的白贴应该用手撕开,不能用剪刀剪断,否则,被同行贻笑大方!
准备阶段
3、患者坐于高位,受伤脚的前脚掌的第2趾骨—第5趾骨部位用力顶住术者的膝盖部位或者顶住在特制的操作凳子上,形成前脚掌外展位,略微用力蹲脚的背屈姿势状态。
定位姿势
七、操作过程
1、第一步:第一条贴布,定位于内踝下缘偏后向上方mm或者足底部偏后缘上方mm处,行于内侧跟腱与胫骨内踝后缘交接处,绕过足底偏于足弓前缘同跟骨前缘的交界处至足背解溪穴后,贴布沿着内踝上缘(1/3)处绕过,末端固定于跟腱前凹陷部位处。
2、第二步:第二条贴布,1/2叠行于第一条贴布前侧,贴布行走在跟腱前与内踝中缘(1/3)处,绕过足底至足背解溪穴下方后,贴布在内踝的中部(1/3)处绕过,末端固定于内侧跟腱前凹陷部位处,同第一条贴布的末端,形一条直线上。
3、第三步:第三条贴布,1/2叠行于第二条贴(胶)布前缘胫骨内踝前缘交接处,绕过足底至足背解溪穴下方后,贴布在内踝的下部(1/3)绕过,末端固定于内侧跟腱前凹陷部位处,同前二条贴布的末端,形成整齐的一条直线。
内外踝定位图
4、三条贴布贴扎完成后,术者必须用拇指检查患者的足趾指甲的血液循环回流状态,以免组织坏死,造成终身遗憾。
5、简单经典的步骤:三条贴布依次由跟骨后缘往前足掌方向1/2叠扎过去,在小腿内侧,内踝后缘于跟腱前缘之间的部位处,依次由后方往前方贴扎,末端分别在内踝的上缘(1/3)—中缘(1/3))—下缘(1/3)),三部位作黏贴(纵横交织),固定于跟腱前缘凹陷部位中,整个操作流程,彰显大气、洒脱、美观、配合功法,一气呵成。达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妙境。
八、注意事项
1、贴布绕过足背(解溪穴)部位时,千万不能用力拉扯,选用适度的自然力量,置于患肢、抚摸平整,固定密贴,以免压迫足背部位周围的(由外侧往内侧)趾长伸肌及其肌腱、踇长伸肌腱、腓深神经和胫前动脉、伸肌上支持带;趾长伸肌腱鞘、踇长伸肌腱鞘、外踝前动脉、内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伸肌下支持带,引起足背部麻木和血流不畅,千万不要疏忽大意,盲目随意,漫不经心,随心所欲,心不在焉,蛮力贴扎,进而造成肢体坏死的千古遗憾。
2、三条贴布必须固定包住整个内踝,其中内踝上缘(1/3)和下缘(1/3)要保持1/2贴布分别黏贴胫骨部位和跟骨部位上。
3、三条贴布固定之后,贴布的末端,可以在最后,统一剪断、修角,做到:简洁、整齐、划一、美观。
完成的踝关节三贴扎作品
九、经验分享和思考
1、对体毛密集的患者,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剔除体毛,直接将贴布(医用胶带)贴于皮肤;第二种方法是:用纱布绷带(规格6cm×cm)在体毛上作稀疏的包扎,最好略暴露出皮肤,便于贴布(医用胶带)的黏合,用1寸(25mm)贴布(医用胶带)打上锚点固定纱布绷带上,不主张选用运动防护的皮肤膜直接作用于患者踝关节上,谨防长时间贴扎,透气不畅,引起踝部四处皮肤湿疹过敏反应,同时,为了预防不测,可以自备一支卤米松乳膏(15g)。
卤米松乳膏(15g)
2、贴布(医用胶带)末端不能贴于内侧跟腱上或者越过内侧跟腱作环绕形绑扎固定。
3、操作者手法,自然、深沉、缓慢、稳健、精准、协调、密贴、抹平,力求横平竖直。
4、贴布上,可用医用记号笔,将操作者的工号或者姓氏、贴扎日期标上,便于勘查验收。
5、踝关节三贴绑扎法,尤其适用于运动时,踝关节软组织急性损伤的固定,以及慢性软组织劳损手法松解之后的康复巩固。在此笔者建议:慢性软组织劳损者,在受伤的踝关节处敷上膏药,笔者习惯使用上海国医大师石仰山教授祖传的“石氏三色敷药”或时任中国武术家协会主席、成都体育学院郑怀贤教授的“新伤肿痛散”或“梭术散结散”,再用纱布绷带作固定,最后行踝关节三贴绑扎法,远期疗效尤为明显。
石氏三色膏
郑氏药膏(新伤和劳伤)
6、医用胶带材料的黏性度、美观度,不如运动防护专用材料,且价位低廉,档次不高,彰显不出高大尚的特色,笔者不主张使用医用胶带材料(仅限于练习使用),倡导使用高质量、高品位、高价位的国际品牌运动防护产品,作手法松解之后的康复巩固性治疗专用。
7、笔者认为:具体贴扎操作时,可在“宣蛰人恩师的踝关节三贴绑扎法”的基础上,外加运动防护重弹贴材料作踝关节加强性贴扎,或者用重弹贴作双侧锁跟,最后行覆盖流程(可以选用医用纱布,保持透气性,再用医用胶带或白贴作锚点固定)。
宣氏踝关节三贴绑扎法,真可谓“精心巧思,重温经典,绽放异彩”,堪称“独门绝技”,丝毫不为之过也。将踝关节三贴绑扎法融入到软组织手法松解的治疗过程中去,绽放异彩,值得与同道们,共同分享、共同思考、共同运用,福祉患者。
要将手法松解术和宣氏踝关节三贴绑扎法密切融合,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到犹如《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所指出的:先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最高境界。
让我们先知者,共同分享经典,融入经典,实现华丽转身,奏出新篇章,赋予软组织手法松解术以新的内涵,使其同宣氏踝关节三贴绑扎法相融合,提升和丰富有缘同道们手技艺术的综合水准。
十、结束语
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告诉我们:明道!!!不要盲目去追求更多的技法,而应立足于“道”,以道御术,才不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才会有真正的质的飞跃。
笔者的观点:无衬垫石膏术(贴扎术)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矫形外科(创伤外科)临床、运动员损伤治疗的验证,是切实可行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历经沉淀的,只要根据其理念和思路,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在材料选用上,做些调整,选用国际上顶级运动员使用的运动防护材料,是值得推广和运用的,同时将运动防护的技术和软组织手法松解术相融合,得以升华,助以健康发展,福祉患者,形成软组织手法松解之后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充分彰显手法松解艺术的市场价值。
参考资料:
1、宣蛰人恩师生前演示视频素材和照片资料(包寒毅)。
2、《第三期宣蛰人软组织压痛点推拿讲习班视频资料整理文稿》(包寒毅)。
3、《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上)》(池子华)。
4、《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的“林可胜时期”(下)》(池子华)。
5、《骨科无衬垫石膏技术》和视频资料(谭军、于建明)。
6、《踝扭伤的辨构论治》(齐伟)。
7、《实用贴扎技术认证培训内部资料》(侯世伦、AIVINLi、苏柏文)。
9、《运动贴扎与包扎》(王百川)。
10、《肌能系贴扎术与临床医学的应用理论暨实务指引》(吴威廷周立伟洪章仁)。
11《运动损害与肌内效贴布》(陆明瑶)。
12、《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钟世镇柏树令主审)。
年6月执笔于上海
年10月7日完稿于江苏华本健康中医外治馆
年11月17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