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体重·血压
●什么样的检查?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体格指数BMI(bodymassindex)。
●能知道什么?
肥胖度(%)体脂肪率、BMI是判断体重偏瘦·标准·肥胖的参考。
高血压是伴随动脉硬化的脑血管障碍、心脏病、肾病等各种各样疾病的原因。
视力●什么样的检查?
裸眼或戴着眼镜、隐形眼镜测定视力。
●能知道什么?
可以判断近视的度数。
眼压●什么样的检查?
向眼内吹入空气,测出从眼球返回的内压。
●能知道什么?
诊断青光眼的可能性以及风险。
眼底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用眼底镜透过瞳孔来检查血管、视网膜、视神经。
●能知道什么?
通过眼底的视网膜、血管、神经的状态,可以获得青光眼、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变化等信息。
听力●什么样的检查?
检查低音域和高音域的听力。
●能知道什么?
检查是否有听力障碍。
肺功能●什么样的检查?
对机器呼气来看呼吸功能。
●能知道什么?
从肺活量和支气管的状态(炎症、狭窄、闭塞的有无)来诊断肺纤维症、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疾病、慢性肺气肿等疾病。
心电图●什么样的检查?
从身体表面记录心脏的电活动。
●能知道什么?
诊断心律不齐、缺血性心脏疾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肥大、心肌的障碍等。
血液血清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采集多管血液,调查血液中的成分。
●能知道什么?
可以获得贫血、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病和痛风的可能性等各种各样的信息。
尿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采尿10~20毫升左右,测定尿液中的细胞和成分。
●能知道什么?
检查肾炎、糖尿病性肾硬变、糖尿病、尿路感染症等。
便潜血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用专用容器采集大便,检查是否混杂血液。
●能知道什么?
主要目的发现大肠癌。
另外,息肉、炎症性疾病、痔疮等也会有血液混杂。
腹部超声波●什么样的检查?
用超声波检查上腹部。
检查肝脏?胆囊·胰脏·脾脏、肾脏的异常。
●能知道什么?
判断肝脏、胆囊、胆管、胰脏、肾脏、脾脏等的形状以及肿瘤的有无、结石、囊肿、脂肪沉着等。
胸部CT●什么样的检查?
用CT对肺部进行精密检查。
●能知道什么?
主要是以发现肺癌为目的而进行,但对慢性肺疾病的诊断也很有用。
上部消化管内窥镜●什么样的检查?
用相机观察胃的内侧。
●能知道什么?
诊断食道·胃·十二指肠的良性?恶性肿瘤、息肉、炎症。
上部消化管X射线●什么样的检查?
喝钡餐,并对胃的内侧和整体情况进行拍摄。
●能知道什么?
诊断食道·胃·十二指肠的良性?恶性肿瘤、息肉、炎症。
大肠内窥镜●什么样的检查?
从肛门插入内窥镜相机,观察大肠的内部。
●能知道什么?
检查大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的有无。
大肠灌肠X线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从肛门注入钡,对大肠的内部和形状进行X线摄影。
●能知道什么?
检查大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的有无。
大肠CT结肠成像什么样的检查?
●用CT装置调查大肠的内部和形状。
●能知道什么?
检查大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的有无。
PET-CT●什么样的检查?
PET和CT的组合装置,对全身进行一次检查。
●能知道什么?
对全身的癌症进行一次检查。也可判断肿瘤的恶性度和扩散情况。
甲状腺激素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测定甲状腺相关的激素的量。
●能知道什么?
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突眼性甲状腺肿、桥本病等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超声波●什么样的检查?
用超声波检查甲状腺。
●能知道什么?
检查甲状腺的大小、囊肿、肿瘤的有无。
妇科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通过视诊、触诊检查阴道、卵巢和子宫是否有异常。插入阴道镜进行观察。
能知道什么?
●判断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疾病。
经阴道超声波●什么样的检查?
将超声波的器具插入阴道内。
●能知道什么?
判断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疾病。
子宫颈部细胞诊●什么样的检查?
用刷子采集子宫颈部和颈管内的细胞。
能知道什么?
●判断子宫颈癌、宫颈非典型增生等疾病。
阴道镜●什么样的检查?
用放大镜检查子宫颈部。
●能知道什么?
判断子宫颈癌、宫颈非典型增生等疾病。
乳房超声波●什么样的检查?
用超声波检查乳房。
●能知道什么?
诊断乳腺癌等乳房的病变。可以发现乳腺钼靶不易发现的乳腺发育好的人士的早期癌症。
乳房X线检查(乳腺钼靶)●什么样的检查?
压迫乳房,用X线摄影。
●能知道什么?
诊断乳腺癌等乳房的病变。可以发现超音波不易发现的伴随石灰化的早期癌症。
肿瘤标志物●什么样的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肿瘤。
●能知道什么?
可以作为肺癌、大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等诊查的参考。
睡眠时无呼吸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用简易监视器检查睡眠中的呼吸状态、血液中的氧气浓度。
●能知道什么?
检查睡眠中的呼吸停止、呼吸低下的次数和以及血液氧气浓度的变化。
睡眠时的无呼吸状态不仅与睡眠质量、还与生活习惯病密切相关。
24小时心电图●什么样的检查?
24小时记录心脏的电性活动。
●能知道什么?
判断日常生活中是否会出现心律不齐、心绞痛,以及心悸、胸痛等症状是否起因于心脏。
脑MRI·MRA●什么样的检查?
用MRI这一不使用放射线的装置,对脑以及脑部血管进行摄影。
●能知道什么?
诊断脑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瘤、脑肿瘤等,判断脑的变化。
上腹部MRI(肝脏·胆囊·胰脏·胆管?胰管)●什么样的检查?
用MRI这一不使用放射线的装置,对上腹部进行拍摄。
能知道什么?
●判断肝脏、胆囊、胆管、胰脏、肾脏、脾脏等的形状和肿瘤的有无以及结石、囊肿、脂肪沉着等。
骨盆MRI●什么样的检查?
用MRI这一不使用放射线的装置,对下腹部(骨盆)进行拍摄。
●能知道什么?
可获得下腹部的膀胱、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在骨盆内的脏器的信息。
腰椎MRI●什么样的检查?
用MRI这一不使用放射线的装置,对腰骨(腰椎)、脊髓、椎间盘进行摄影。
●能知道什么?
诊断椎体(脊柱)的压迫骨折、椎间盘突出、脊柱管狭窄症、脊髓肿瘤等。
颈动脉超声波●什么样的检查?
用超音波检查颈动脉。
●能知道什么?
判断与脑梗塞、缺血性心脏疾病相关的动脉硬化的程度。
胃癌风险(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查●什么样的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的血液检查。
●能知道什么?
检查胃癌的危险因子幽门螺旋杆菌是否有反应抗体以及是否有过感染。但不适合判定幽门螺旋杆菌是否去除成功。
脉波测定●什么样的检查?
在两个手腕、脚踝缠上血压仪,同时测量血压。
●能知道什么?
从上肢下肢的血压差评估下肢动脉的狭窄、阻塞的可能性。从脉波的传播速度判断动脉硬化的程度。
骨密度?体组织测定●什么样的检查?
测量骨中含有的钙等矿物质。
●能知道什么?
判断骨质疏松症的有无以及程度。了解身体脂肪、肌肉、骨头等构成人的身体成分的量。
X线/CT/核磁/B超的区别和缺点X线、CT、核磁、B超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但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X光检查,也叫拍片子,它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检查时就像给身体拍了一张平面影像的照片。如果遇到被遮挡的部位,底片上不会曝光,但洗片后会呈现出白色。适用情况:X光是观察骨骼简便的检查方式,价格也相对较便宜。如果怀疑四肢、脊柱等部位出现急性外伤,伤到了骨骼,有突发急性疼痛或是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一般会优先选择X光。缺陷:X光检查只能提供平面影像,成像也容易受衣物、首饰甚至过厚的软组织影响,一般多用于粗看骨骼健康。过量的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能造成生物细胞受到破坏。因此,一般情况下,孕妇、备孕人群不建议做X光,以免影响胎儿。CT检查其实也是利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但要拍很多张,比X光更细致。它是一层一层的穿过人体检查的,且经过计算处理后,不仅干扰较少,也可以从多个平面观察组织结构,反映骨骼的立体形态。适用情况:CT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X光的加强版,如果粗看X光片看不清楚,可能得选择CT进一步细看。一般重要部位的CT检查,如:头颅、胸腹、脊柱、骨盆等优于常规X光。对胸部疾病的诊断。CT对肺部结节、淋巴结增大、气管狭窄等的诊断,肺癌的筛查等胸部疾病有较大的意义。CT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大血管检查等也有很大的价值。如:颅内肿瘤、早期鼻咽癌的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等等。缺陷:辐射大于X光,但目前有低剂量螺旋CT,其放射剂量是普通CT的1/5,优势较为明显。核磁共振(MR)利用强大的磁场,让身体中的水分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形成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差异。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摇摇看的检查”。适用情况:核磁共振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且无辐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等的解剖和病变的显示,都比CT要好;核磁共振对病变组织的敏感度优于CT,尤其是关节、肌肉、中枢神经系统等软组织的检查结构更清晰。核磁共振对脊柱、关节、肿瘤、感染性疾病、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相互鉴别,有独到的优势。缺陷:有些方面核磁共振不如CT。如:对肺部、骨骼结构的细节表现、骨折等,所以有时候骨科医生会要求两者都要检查;要注意的是: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不宜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前要先告知医生。B超,是利用超声波穿透人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反射的回声即为B超画像。这就好比挑选西瓜时,边敲边听,体会里面的情况。适用情况:B超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的观察有其独到之处,如:浅表肿块、血管、穿刺定位等。B超无辐射,可以用于孕妇体检,也能发现一些骨折等骨骼问题,避免X光损伤。缺陷:B超的穿透力较弱,对含气性器官,如肺、肠等难以探测,病变较小或声阻抗差不大时,也很难在声像图上显示,如:1cm左右的肿瘤组织也不易检出,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B超、CT、X线、核磁共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一般情况下,该怎么选择?
1、骨骼及四肢粗看X线片,细看CT。骨骼及四肢受伤最常用的检查是X光,但如果诊断不明,需要进一步观察,可用CT。除此之外,关节软组织、骨肿瘤的检查可用核磁共振。2、脊柱脊柱包括了颈椎、腰椎、胸椎三大部分,除了骨骼问题,其他的都用核磁共振及CT。脊柱部分的神经分布比较多,核磁共振相对来说对软组织的观察更为细致。3、脑和脊髓粗看CT,细看核磁共振。脑部及脊髓的检查,如:中风、脊柱外伤等,最常用的是CT和核磁共振。4、胸部粗看X线光片,细看CT,可以检查出肺部钙化点、结节等。低剂量螺旋CT与传统CT相比而言,扫描时间更短,辐射更小,分辨率更高。但核磁共振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应用非常有限。5、腹部、盆腔腹部及盆腔在初步诊断时,最常用的是B超,对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盆腔等器官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肠道等含气较多的器官,超声诊断准确率会降低。一般胃肠道多用胃肠镜检查。6、心脏常规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检查,多选用B超,但不能看到心肌内部的变化或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筛查可用CT。核磁共振也可用于心脏检查,如:用于确诊断心肌供血或心肌病变类型,更准确的判断左心室肥厚的原因。PET-CT的十大经典问题1、什么是PET-CT
PET-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医学分子影像设备,中文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PET-CT等于PET+CT,包含PET(功能分子影像)与CT(解剖影像)的最优化组合;即同时具有PET和CT的功能,但它绝不是二者功能的简单叠加,因为PET与CT优势互补,“1+12”。PET-CT除了具备PET和CT各自的功能外,其独有的融合图像,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可以同时反映病灶的代谢,可以早期诊断疾病的同时,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PET-CT长什么样子
3、PET-CT如何工作
PET-CT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细胞是人体内的“强盗”,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点,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比正常细胞快,能量消耗相应增加,葡萄糖为组织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因此恶性肿瘤摄取的葡萄糖远远高于其它正常组织。
18F-FDG(氟脱氧葡萄糖)是葡萄糖的类似物,是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但是18F-FDG仅仅是葡萄糖类似物,肿瘤细胞摄取后不能进一步代谢,属于“只进不拉”,能在肿瘤细胞内积聚,经PET-CT显像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瘤内的放射性分布。同时肿瘤细胞的原发灶和转移灶具有相似的代谢特性,一次注射18F-FDG就能方便地进行全身显像,18F-FDGPET-CT全身显像对于了解肿瘤的全身累及范围具有独特价值。
4、PET-CT能做什么
PET-CT在肿瘤方面的应用占其临床应用的90%以上,最常用的显像剂为18F标记的FDG(18F-FDG)。PET-CT的主要适应症概括为:
(1)协助诊断
对肿瘤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或排除肿瘤;
对肿瘤标志物不明原因升高,寻找肿瘤病灶所在;
对已发现可疑病变者,鉴别良、恶性;
对可疑肿瘤患者,指导选择最有价值的活检部位;
对已发现肿瘤转移者,寻找原发灶。
(2)指导治疗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更准确分期;
肿瘤恶性程度分级和预后判断;
指导放疗计划靶区的设定。
(3)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
肿瘤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疗效的评估;
肿瘤残存病灶与坏死、纤维化组织的鉴别;
肿瘤治疗后寻找残存、复发或转移病灶;
肿瘤复发的监测。
PET-CT在非肿瘤方面也有巨大的临床应用,如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如:PET-CT对癫痫灶准确定位及抑郁症、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研究;心肌活力测定等。
5、PET-CT在肿瘤诊治方面优势在哪
PET-CT在肿瘤精准诊治、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
1、肿瘤临床分期和再分期
2、肿瘤良、恶性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3、高危人群的早期肿瘤筛查
4、早期预测和评估放、化疗疗效
5、肿瘤残余和治疗后纤维组织形成或坏死的鉴别
6、寻找肿瘤原发灶
7、辅助放疗计划的制定
8、指导临床活检定位
9、评估恶性病变的分化程度及预后
PET-CT在高危人群肿瘤筛查中的应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健康就有了更高要求。PET-CT能早期发现严重危害生命的肿瘤等疾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通过代谢分子影像层面的检查尽早发现恶性肿瘤,作为肿瘤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手段,PET-CT不仅能从解剖层面,更能从代谢层面精确寻找病灶,有利于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6、PET-CT检查流程是怎样的
7、PET-CT检查要做哪些准备
(1)禁食
为了检查出正确的数据,检查前6小时禁止进食。水或无糖茶类可以喝,但请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请不要吃糖果和口香糖之类含糖小食。糖分会使药物集中于肌肉中,使得疾病难以发现。
(2)水的摄入
检查前20-30分钟,摄入约毫升水。通过排尿将身体中多余的水份和药物代谢出体外,使得拍摄画质更利于观察。
(3)FDG注射
FDG(氟代脱氧葡萄糖)通过例如肘部等处的静脉注射。具体注射部位,由检查负责人判断,请予以配合。
(4)休息
注射后如果过多运动,会使得药物集中于全身肌肉等部位,患病部位与正常部位难以区分。因此,请于注射后一小时内,在等待室内安静休息。并且,请在检查前一日,避免剧烈运动。
(5)排尿
注射后药物会通过尿排出体外,身体中有尿时做检查,可能会导致疾病被隐藏无法发现。因此,请在注射前去洗手间排尿清空膀胱,再做检查。
(6)图像采集
检查中将使用PET-CT进行全身拍摄。您会躺在检查床上20~50分钟左右,请在检查过程中尽量保持身体不要移动,身体的移动会导致无法获得有效图像,从而难以判断病灶。
Tips:
1、如果您是孕妇,一般不建议行PET-CT检查。2、检查中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请不要移动身体的同时大声说出您的不适之处。3、PET-CT装置中,设有声音采集装置,只要您及时发声,负责人马上就会赶到。4、如果您有幽闭恐惧症,请在检查前咨询工作人员。
8、PET-CT检查后需要注意什么
(1)尽量多喝水,以利于18F-FDG显像剂排出体外;
(2)一般检查完后,建议短时间内最好不要接触孕妇和婴儿;
(3)接受检查的病人如有特殊情况,应主动向PET-CT中心的医务人员说明情况,以便医务人员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因常规使用的PET/CT显像剂18F-FDG几乎不从乳汁中分泌,但因哺乳期乳腺组织可摄取18F-FDG,在注射药物后的12小时内,最好避免与婴儿的接触,可选用其它方式进行喂乳。
9、PET-CT的辐射有多大
PET-CT注射的显像剂一般都是18F标记物(当然还有其他的核素代替18F),它是一种医用显像剂,辐射剂量是十分细微的,并且衰变和排泄极快。一般2-3个小时就可以排出体外。在检查的时候注射进去的18F是按照公斤、体重计算药量的,大概是每公斤0.12mCi-0.15mCi,如果体重是60公斤,大概的放射剂量也就是不到10mCi的剂量。
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量由PET的辐射和CT的辐射构成,PET的辐射约为6-7mSv/次,常用的低剂量模式的CT辐射量平均也在6mSv/次之内。PET-CT辐射剂量增加主要取决于CT的扫描模式。所以一次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约相当于一次腹盆部CT或增强CT的剂量。因此,PET-CT检查是安全的。
10、PET-CT是万能的吗
尽管PET-CT是当前最先进的诊断设备之一,但PET-CT不是万能的,由于FDG同样可以被炎症、生理性等摄取,及部分肿瘤FDG代谢的异质性,所以PET-CT同样存在着假阳性、假阴性,临床上良恶性的诊断并不能百分之百通过PET-CT明确。
PET-CT并不能完全取代诊断性CT、MRI、胃肠镜甚至超声等其他相关检查。每项检查都有其优势。有时候在做PET/CT检查时,医生还会要求病人进一步进行CT、MRI甚至超声等相关检查或病理进一步明确。
联系我们栢资医疗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