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
力可扛鼎志干云,食如漏巵气如熏。
——(西晋)陆机《百年歌》节选
一:被长子的长子
西历年,是为唐昭宗乾宁三年。
这年六月,一个噩耗传到太原的晋阳宫。
京剧《珠帘寨》里的李克用形象
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长子,铁林军指挥使李落落,在洹水(今名安阳河,在河南安阳境内)之战中,被梁军被俘后,朱温拒绝了李克用优厚的换俘条件,将其送给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后者为表示忠心,遂将李落落斩首。
对于时年十二岁(按照古人习惯,此为虚岁,此后凡提及相关人物年龄,皆为虚岁)的李存勖而言,这个消息,喜忧参半。
作为将门之子,殒命疆场,本是分内职责,也是职业军官的光荣所在。
六年后,李存勖的另一位哥哥廷鸾,又被梁军在蒲县(今属山西)俘获,下落不明,想必残忍好杀的朱温,定然不会放过这只小狼崽子。毕竟在北中国的军阀混战中,势均力敌的宣武军与河东军,是一对死敌,他们有解不开的旧怨,再添一段新仇,更不在话下。
李存勖就这样,成为了父亲无可争议的长子,这意味着他将继承两位哥哥的遗志,成为一名河东军的骁将,与父亲的死敌朱温缠斗到底,为父亲匡正唐室内、雄霸天下的伟业,南征北战,东挡西杀。
影视剧中的李克用形象
对于李存勖成长为职业军人的宿命,或言之前程,他的父亲李克用,早已看好。
一次,刚刚取胜的李克用设宴款待部下,伶人奏起《百年歌》,以助酒兴。
这是一首西晋的乐府诗,由大诗人陆机作词,其父陆抗被誉为“东吴最后的名将”,曾击败西晋开国元戎羊祜,而陆抗的父亲,则是大名鼎鼎的陆逊,他击破刘备的夷陵之战,堪称中国战争史的最著名战役之一。
也许同为将门之家的缘故,李克用想起了祖父朱邪赤心和父亲李国昌,感觉到人生枯荣的无奈和悲哀,不禁老泪纵横。看到身边随侍的爱子存勖,李克用的情绪顿时好转,并以毋庸置疑的语调,预言这个儿子的未来命运:
“我已经垂垂老矣,但存勖这小子是块好材料。以后就靠他替我征战沙场,领着大家建功立业了!”
清人严遂成的《三垂冈》
那年,李存勖只有五岁,比起扎着冲天辫儿,穿着开裆裤的同龄孩子,不过个头稍高罢了。但从此,父亲在上党三垂岗(今山西长治东北)这番预言,便从来没有在其脑海中消逝过。
常年征战而铁石心肠的李克用,虽外表粗鲁丑陋,甚至六亲不认,亲手鞭打过自己的弟弟,但对自己的儿子,却丝毫不缺乏作为慈父的舔犊之情。
特别是在两个大儿子先后阵亡之后,不到十五岁便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李克用,却一反常态,再也没有让李存勖和他的23个弟弟们,在疆场上与敌对阵搏杀。
要知道,在晚唐那个乱世,没有军功的继承人,如何能镇住众多能征惯战的部下?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李克用已痛失两子,再也舍不得让其他儿子冒险了。当然,首先要照顾得就是这个“被长子”的爱子李存勖。
京剧《太平桥》里的李存勖形象
二:谁说二世祖就不能当英雄?
然而,天不遂人愿,生老病死更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西历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就在李克用的宿敌朱温,篡唐建梁的那一年冬天,李克用的头部出现了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症状,当时的医生称之为“疽”。
这种疾病,如果放在现在,乡镇卫生院的医生都能搞定。去个皮肤外科或外科医生清创引流,开几天抗生素就行。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也曾得过这种病,不过那已经是年,医院,叫狄博尔的外科西医,很容易就解决了问题。但在缺乏有效抗感染条件的古代,这是著名的致死性疾病。
从发病到病逝,不到两个月,那时的医生,药石无效。
唐末五代初期的北方
李克用死前,把自己最信任的军政官员召集在病榻前,他们是蕃汉都知兵马使李克宁,监军张承业,大将李存璋、吴珙和掌书记卢质。其中,李克宁是李克用的亲弟弟,而李存璋则是李克用的义子,身份都极其微妙。
因为在那个乱世,对于许多亚洲内陆的少数民族而言,兄弟或相近的同辈亲属之间的权力交接是普遍认可的方式。兄终弟及,国立长君——这同样适用于李克用的沙陀族裔。即便在宋初,出身沙陀军事集团序列的赵匡胤一家,也持此观点,虽然他们是汉人。但基于大敌当前,随时都有可能政权覆灭的现实考量,导致他们惯于按照经验的多寡和是否成熟,来选拔继任者。这不但包括兄弟,也包括义子。
但李克用显然还是偏爱存勖,当亲信们到齐之后,他突然把后者从内室叫出来,嘱咐大家:“亚子这孩子,志气远大,定能成就我的未竟事业,就交代给诸公,多多帮衬了!”
对于未来的继承人,李克用也有遗言,他拿出三支箭,要求李存勖必须完成三件大事,这也是其未曾克尽的憾事。
李克用的三箭遗愿
“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伐之;一矢灭朱温。”
然而,李克用尸骨未寒,李存勖还未来得及盘算如何完成父亲的遗愿,李家内部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却已扑面袭来。
一场旨在逼他下台,而由叔父李克宁取而代之的阴谋,正紧锣密鼓。有迹象表明:李克宁本人也卷入其中,更为糟糕的是起码还有两名父亲的义子参与进来。
刚刚执掌大权的晋王李存勖,决定快刀斩乱麻,悉数诛杀那些潜在的叛乱者和他们的族人。只有一个例外,这就是李克宁的妻子孟氏,她的弟弟就是后来建立后蜀的孟知祥。
连环画中的少年英雄李存勖形象
三:关于信心和团结的大考
西历年,中国历史称之为“开平二年”,这是后梁的年号。
河东政权并不承认“梁贼”的僭越,他们继续沿用唐昭宗的年号,称“天祐五年”。
作为河东政权新的继承者,那年李存勖只有二十四岁。
比父亲李克用执掌权位时年轻四岁,但比亚历山大大帝继位时年长四岁,虽然彼此相隔一千二百多年,但在政治抱负和个人生活上,两人却颇为相似。
不过,就李存勖而言,老晋王留给新君的遗产,却不容乐观。
连环画里的后梁太祖朱温形象
在晋梁争霸中,经过几年的苦战,河东势力不但没有走出山西,反而几次被梁军追打回老巢太原,进出太行的交通孔道,也几乎都被后者控制。
在老谋深算、久经沙场的梁太祖看来,已经退守河东以北的晋军残余势力,不足为患。李存勖是个未经战阵的毛孩子,连他的属下和民众,恐怕也毫无逆势而上的信心。太原政权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毕竟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方面,后梁都占据绝对的优势。
别的不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与我们传统印象中朱温的暴虐不同,宋初编纂的《旧五代史》对朱温父子,却不吝美言。认为后梁并不横征暴敛,反而鼓励生产,薄以租赋,即便梁末帝和李存勖夹河苦战,眼看大厦将倾,民心军心仍然稳固。
这年春末,经过几个月的蛰伏,随着周德威的归来,李存勖确信太原已安全无虞,便打算进行一场新的战役,以尽快树立部属对自己的信心,并同时考验他们的忠诚度。
京剧《珠帘寨》里的周德威
周德威,时为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此前受老晋王之命,率领河东的全部野战机动兵团,在太原西南公里外的潞州(今山西长治)前线,与梁军作战。
潞州,从中和四年(西历)以来,一直是晋梁争夺的热点地区,二十年间数易其手。直到天祐三年(西历),对朱温心怀不满的潞州守将丁会,趁河东军围城之际,举城而降,这让晋梁两方都大吃一惊。
因为从太原经潞州(今长治市)东出壶关,便是相州(今河南安阳)和魏州(今河北大名),那里有叛服不定、首鼠两端的河北藩镇;从潞州往南,经泽州(今晋城市)出天井关,就是中原腹地。下太行渡黄河后,则无险可守,背后就是东都洛阳。
于是,五万晋军和十万梁军,在潞州城下展开殊死鏖战。
此时,李克用已死的消息传来,本已处于下风的晋军又撤回太原,这让御驾亲征的梁太祖本人长舒一口气。在他看来,小毛孩子不足为虑,拿下被围超过一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的潞州,只是时间问题,没必要再把主要精力耗费于此。遂留下精兵万余继续攻城,率主力班师回朝。
太行八陉关乎北中国谁主沉浮
后梁方面,主骄于上,将卒惰于下,这让李存勖看到了稍纵即逝的战机,决定趁梁军毫无戒备,以为晋军服丧期间根本不会发兵的麻痹心理,突然南下,一举解潞州之围。
四月二十四日,晋王李存勖亲自挂帅,从太原出发,昼夜兼程,急驰南下。
五月初二日一早,天降大雾,晋军利用大雾的有利天气,直趋梁军先前在潞州城外所筑的夹城,斩关破垒。
而此时,梁军将士尚未起床,突然听到金鼓喊杀声,惊慌万状,不知所措。晋军如入无人之境,梁军溃不成军,节度使衔的招讨使符道昭被杀,投入围城的兵力,几乎遭到全歼。
李存勖血战疆场
前方惨败的战报传到开封(今属河南),朱温惊慌之余,却羡慕已死的老对手李克用:“生子当如李亚子,你们李家不亡有后啊!再看我的儿子,却是一帮什么东西?不过是一窝小狗小猪罢了!”
胜利来得如此猛烈,以至于潞州城内被困许久的晋军守将,李克用的义子李嗣昭,都表示不相信,怒斥要求开城的周德威:“你这家伙,一定是看战事不利,投降了敌人,又来赚城诓我!”
直到身穿丧服的晋王李存勖,来到城下,李嗣昭才打开城门。
四:狗屎运也是给有准备者的礼物
河东虽然民风强劲,易守难攻,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毕竟土狭民少,难成大业。
曾经的晋阳古城
为此,李存勖曾两次出兵阴地关(今山西灵石西南),企图打通南进的出口,但泽州、河中(今山西永济蒲州镇)被梁军始终控制。于是进军广袤的河北大平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后梁,在完全羁縻了河北三镇后,进一步收紧面向山西的包围圈,也是势所必然。
晋梁争夺的焦点,便聚焦河北。
西历年(梁开平四年,晋天祐七年),为摆脱后梁王朝日益加紧,从羁縻到实际控制的枷锁,镇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镕,被迫要打造新的同盟关系,从不同方向搜寻潜在的盟友。
对于王镕的建议,定州(今属河北)和幽州(今北京)的节度使,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此外就是晋王李存勖了。对后者而言,这是插入河北事务的绝佳时机。
不过,河东方面对镇州和幽州的眉来眼去,显然不满,因为幽州刘氏是前者的死敌。
欲灭亡朱梁,必先争取河北
李存勖决定率先组织一个排除幽州,而由河东和镇定两镇组成的反梁同盟。这个联盟,也让后梁方面深感威胁。毕竟大河之南,就是朝廷的腹心地区。
梁太祖搜罗七万余众,组成北进兵团,并以名将王景仁为帅。他是梁军的战场消防队员,专用于紧急军情的灭火工作。
两军会战于柏乡(今属河北),晋军以少胜多,杀得梁军尸横遍野,几乎全军覆没,史称“柏乡大捷”。
此后,梁军被迫退至魏博以南的临河地区,晋军控制镇、定二州之后,便在河北取得了前进的基地,为以后夺取河北全部地区奠定了基础,梁晋争战的历史进程,朝着有利于河东的方向发展。
根据同盟协议,镇定两镇抛弃了梁朝的历法,恢复前唐的年号,和河东方面一样沿用天祐日历。虽然摆脱了后梁方面的掠食企图,但他们也实际上被绑上了河东方面的战车。
特别是镇州,起码有一万余众的精锐部队加入晋军,甚至有一名叫赵弘殷的骑兵军官,率领五百镇州精骑,直接转隶到李存勖的麾下,成为禁军,军号“甲马营”。
这可以被视为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小小转折点,由此产生的蝴蝶效应,将在其后的时间里慢慢发酵,并最终在他的儿子们身上显现出来。
赵弘殷有三个儿子:一个叫匡胤,一个叫匡义,还有个叫匡美。
预知李存勖如何逆势改运,咱们下篇再讲。
洛阳夹马营(甲马营的错写)的驻军就是赵弘殷
另:这几天家里事多,今早又有三天出差,看来本周烈士那篇是完不成了,虽然已经写了两三千字,估计还得再写这个数,而且要配图,干脆这样吧?本周上两篇未曾发表过的老文章,如果大家读后,觉得不错,得空我会继续发,这个系列也写了十来篇,毕竟我的本专业是中国古代史。
好消息是这个系列,一般都会一周两篇,毕竟是写好的文章。
此外我还开了一爿文化史的小菜园,今后也会不定期的采几篇过来,给大家调节一下气氛。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dangrenb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