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病原性放线菌及检验
一、单选题1、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 )。A、专性需氧B、专性厌氧C、需加30%CO2D、微需氧或厌氧E、兼性厌氧D放线菌培养比较困难,厌氧或微需氧。在有氧环境中一般不生长,初次分离加5%CO2可促进生长。2、诺卡菌属引起的感染多为( )。A、内源性感染B、蚊虫叮咬感染C、动物的咬伤D、接触感染E、外源性感染E诺卡菌属的致病性主要为外源性感染。3、衣氏放线菌引起的感染类型属于( )。A、急性感染B、隐性感染C、外源性感染D、内源性感染E、接触感染D放线菌属的细菌是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多为动物体表面,特别是口腔正常菌群的成员,少数可引起内源性感染。其中,衣氏放线菌是人类放线菌病最常见的菌种,属于内源性感染。4、放线菌引起外伤性创伤感染,标本检查应首选( )。A、抗原检测B、核酸检测C、直接显微镜检查D、分离培养E、生化试验C放线菌的直接镜检:将“硫磺颗粒”置玻片上,以盖玻片轻压后镜检。在低倍镜下如见有典型的放射状排列的棒状或长丝状菌体,边缘有透明发亮的棒状菌鞘,即可确定诊断。由于外伤性创伤感染需要快速处理,所以确诊的办法越快越好,直接显微镜检查快速准确,应作为首选方法。5、对放线菌的错误叙述是( )。A、革兰阳性、非抗酸阳性菌B、为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C、临床特点为形成慢性肉芽肿并伴瘘管形成D、诊断可取分泌物查找硫磺样颗粒压片镜检E、病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获得免疫力E放线菌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在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为“硫磺颗粒”,是放线菌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的菌落。将其压制成片,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中央为革兰阳性的丝状体,周围为粗大的革兰阴性棒状体,呈放射状排列。衣氏放线菌是口腔和生殖道常见的正常菌群,只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受伤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继发感染则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常出现多发瘘管。6、压片镜检可见到呈菊花状菌丝的是( )。A、放线菌B、真菌C、奴卡菌D、链丝菌E、链霉菌A将放线菌菌落压制成片,镜检可见颗粒呈菊花状,中央为革兰阳性的丝状体,周围为粗大的革兰阴性棒状体,呈放射状排列。7、放线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其脓液特征是( )。A、黏稠,呈金黄色B、稀薄,呈血水样C、稀薄,呈蓝绿色D、稀薄,呈暗黑色E、可见到硫磺样颗粒E衣氏放线菌在机体抵抗力减弱或受伤时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继发感染则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常出现多发瘘管,排出的脓性物质中含有硫磺颗粒。二、案例分析1、从肺脓肿患者痰中分离出一丝状菌,生长缓慢,血平板上为黄橙色菌落,表面干燥,有皱褶或呈颗粒状,革兰染色为阳性,抗酸染色为弱阳性。它可能是( )。A、诺卡氏菌B、放线菌C、大肠埃希菌D、非发酵菌E、抗酸杆菌A诺卡氏菌为革兰阳性杆菌,细长分枝丝菌,生长缓慢,血平板上为有色素菌落,表面干燥,有皱褶或呈颗粒状,革兰染色为阳性,抗酸染色为弱阳性。●检验课件凝血七项检测的临床意义●检验课件
凝血凝固曲线分析●检验课件
临床微生物基础操作规程●检验课件
多重耐药菌防控专家共识●检验课件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要求有用,就点一个“在看”吧戳原文,检验医学推荐用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