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可能引发截肢?
糖尿病足是指因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严重者有截肢的危险。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病对于患者的足部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严重的甚至可能因此导致截肢。实际上,糖尿病足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非常严重,糖尿病足也有着自己的发病过程,以下就跟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足的分期症状:
0级---指的是有发生溃疡高度危险因素的足,对于这些目前无溃疡的患者,应定期随访、加强足部保护的教育、必要时就诊,以防止足部溃疡的发生。
1级---足比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突出表现为神性溃疡。这种溃疡好发生于足部突出部位,如足跟、足趾底部,溃疡被包围。
处理:创面水疱未破或破损而渗液少者,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持伤口湿润,吸收少量渗液,换药间隔5-7天;创面渗液较多时,可使用藻酸盐或亲水纤维敷料覆盖创面,外用水胶体或泡沫敷料覆盖,换药间隔5-7天;血糖高且创面有感染者,清创后可用银离子敷料,换药间隔1-3天。
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可有骨骼或肌腱暴露。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溃疡部位可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如厌氧菌。
处理: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感染严重或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使用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换药间隔3-5天。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髓炎。
处理:早期彻底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可使用水凝胶自溶性清创,藻酸盐或亲水纤维敷料吸收渗液,水胶体或泡沫敷料密闭包扎。
4级---特征为缺血性溃疡,局部的或足部特殊部位的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没有严重疼痛的坏疽即提示有神经病变。坏死组织的表面有感染。
处理:部分坏疽形成后,也要继续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早期使用水凝胶自溶性清创,藻酸盐或亲水纤维敷料吸收渗液,纳米晶体银离子敷料抗感染,生长因子或伤口护理膏促进伤口愈合。
5级----全足坏疽。大动脉阻塞是主要的病因学因素。
处理:发生全足坏死,有大动脉栓塞时,先用碘伏纱布湿敷,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开放式敷料包扎,等待血管重建后截肢。
年至今,医院内分泌科配备了三名专科骨干护士,引进并成功开展了新型密闭式敷料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它不仅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减少换药次数,同时可减少治疗总费用,减轻病人痛苦。它运用了伤口湿行愈合理念,能起到物理屏障,管理渗液,控制气味,脱痂止血的作用,还能有效控制细菌和微生物,加快伤口愈合。近3年来,我科使用新型敷料种类有:水凝胶,藻酸盐敷料,伤口护理膏,透明膜敷料,共开展治疗糖尿病足约31例,治愈23例,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新型敷料治愈率到90%。那么,针对不同时期的伤口,选择的敷料也不一样。
事实上,病人的自我观察和自我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最关键措施,特别是那些已经发生了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或血管病变以及曾经有过糖尿病足部溃疡病史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对足部的视察与护理。
1、每天观察足部有无细小外伤、破损或是感染迹象,做好足部的保护,选用合适的鞋袜及皮肤清洁护理。
2、听从医生及护士的指导,按规定用药及饮食治疗,定时检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基本正常的范围。
医院内分泌科及学科带头人简介:内分泌科目前正积极打造糖尿病综合管理示范平台,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均建立了标准的规范诊疗流程,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成功开展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支架植入术治疗,系重庆医院。学科带头人章丽萍,硕士研究生,医院、重医附医院、医院、北京医院进修学习糖尿病的规范综合管理,掌握了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医院内分泌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