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鼻窦黏液囊肿
男,44岁,左侧眼球渐进性突出,并视力下降1年余。
图1
图1A冠状面CT软组织窗显示左侧额窦内边缘光滑的椭圆形混杂密度的肿块,内有片状高密度影(箭),左侧眼眶上壁缺损,肿块突入到左侧眼眶内(箭头),左侧眼球、内直肌及眼上肌群受压。
图1B横断面T1WI显示左侧额窦内呈等信号影,信号略不均匀。
图1C横断面脂肪抑制后增强T1WI显示中心不强化,周边呈环形强化(箭)。
左侧额窦黏液囊肿。
鼻窦黏液囊肿(sionasalmucocele)为鼻窦开口阻塞,窦腔内黏液聚积而形成的膨胀性病变,囊壁为黏膜,囊内为棕黄色的黏稠液体,窦腔膨胀性扩大,窦壁骨质压迫吸收或缺损。好发生于成人。
发病部位不同,产生的临床表现不同。额窦黏液囊肿表现为前额部隆起、眼球突出、复视和眼眶内上方肿块;筛窦黏液囊肿表现为眼球突出、视野模糊、视力丧失及眼眶内侧肿块;上颌窦囊肿出现鼻塞、鼻腔溢液;蝶窦囊肿出现视力丧失、动眼神经麻痹、头痛等。
1.多体位CT软组织窗和骨窗一般可诊断。
2.与肿瘤鉴别困难时,MRI尤其是增强后T1WI鉴别二者最佳。
1.大多(8%~90%)位于额窦、筛窦。
2.呈椭圆形或类圆形。
.CT表现多为等或低密度,蛋白含量高时表现为高密度影;窦腔呈膨胀性改变,窦壁骨质受压移位、变薄或骨质缺损。
4.MR信号表现与囊肿内蛋白含量有关,表现多种多样,多数为长T1长T2信号,当蛋白含量增高时,T1WI信号增高,但蛋白含量到一定程度时,T1WI信号最高,蛋白含量继续增高时,T1WI信号降低,蛋白含量非常高时,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
5.增强表现为中央不强化,囊壁(为周边黏膜)呈环形强化,厚度均匀一致;继发感染时,环形强化的囊壁厚度不一致。
1.真菌性鼻窦炎①CT可见到条状、片状高密度影;②窦腔膨胀性改变不明显。
2.鼻窦良性肿瘤①MRI表现为等T1等至长T2信号;②增强后表现为中等程度强化。
.生长缓慢的鼻窦恶性肿瘤①窦壁骨质破坏区边缘毛糙;②增强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
CT表现为等或低密度的椭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窦腔呈膨胀性改变、窦壁骨质受压移位、变薄或骨质缺损可诊断为鼻窦黏液囊肿;与肿瘤鉴别困难时,增强后T1WI帮助鉴别。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