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吃这种药反而会让病更难治每个人都要

时间:2016-11-28 5:11:16 来源:软组织感染

国家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抗生素使用“超级大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是国际平均水平的3倍,发达国家的10倍。

据《南方日报》,全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病菌耐药性的严重后果,更是无法估量。

抗生素,被误读的万能药

“抗生素不就是退烧药、消炎药吗?

谁家不常备着啊。”

“抗生素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药。”

“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这些都是对抗生素的误解。

抗生素指的是具有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比如青霉素、四环素、头孢类药物等。

消炎药不等于抗生素。有些中药也有消炎的作用,但却不会导致身体产生抗药菌。

济南市立五院大内科主任梁韶春说:

“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疗效,但并非包治百病。人们这种‘一得病就吃几种抗生素’、‘价格越贵药效越好’的认识误区很容易形成药物的滥用,造成严重后果。”

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损害人体器官!

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起到了筛选耐药细菌的作用。耐药细菌不断繁殖,久而久之,耐药细菌就会越来越多,造成抗生素失去治疗效果。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损害人体器官

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等。

导致二重感染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现象。有些治疗困难且病死率极高。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该如何正确识别和使用抗生素呢?

抗生素识别,认准这些名字

要想知道哪些药品是抗生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名字,一眼就能找出抗生素!

以下是主要抗生素常用的一些词干(或词头),用于常用的大部分抗生素药物。

磺胺——磺胺类抗菌药,用作词头。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

霉素——各类抗生素都有用这个词干的。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类的药物都用这个词干。

西林——青霉素类药物。

头孢——头孢菌素类药物,用作词头。例如,头孢拉定、头孢地尼。

培南——碳青霉烯类药物。

环素——四环素类药物。

沙星——喹诺酮类药物。

在药品的标签上,看到药品名中有上面这些词干或词头,就可认定是抗生素。

这个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抗生素的识别问题。

减少滥用,我们该怎么做?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身为非专业人员,我们牢记下面几条对促进减少抗生素滥用有所帮助:

1不要自己决定是否用药。

抗生素是处方药,需经过医生的判断再使用。

2不要自己停药或减量。

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要知道,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催生耐药。

3不要追求新的、高档的抗菌药物。

像一般中轻度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使用口服一二代头孢足以,不必非得用四代头孢或者泰能,万古霉素等高效能抗生素。

4仅在必要时有选择性地开药

医学专家介绍说,感冒、发烧、咳嗽,很多人习惯服用抗生素。

实际上,90%的感冒患者是病毒性感染,并不需要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反而会造成病菌耐药性。

咳嗽时,如果痰从白色变成黄色,才可能是细菌性的,才需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

慢性咽喉炎,大多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5无论何时,消毒和隔离都是对付病菌的好方法。

过去抗生素被吹捧成人类救星,如今却使人们付出罹患各种慢性疾病或癌症的代价。

人们应慢慢改变“保险用药”的观念,不要盲目乱吃补药补品,以免“预防”不成,反倒先破坏了免疫系统的平衡,诱发自体免疫疾病。

抗生素也不是老虎,我们不必敬而远之,我们必须去了解它,并让它为我们服务。如果因为抗生素存在的危害对其产生误解,并抵制用药,可能会延误治疗,危及健康和生命。

这么重要的知识,一定要传播下去!其他人在看

?全中国这里百岁老人最多!饮食秘方竟是不一样吃姜法!:查看请点这里

(本文由“7点养身”综合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抄袭,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商务合作请加谢经理;fwrw荣经理。内容合作请在后台留言获取授权。)

*本文建议配方、方法均为基本方,但药效因人而异。为了保证您的健康,在使用配方前请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祝您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后,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较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grzl/2295.html
精彩推荐
毛囊炎治疗之食物疗法

中医学认为,软组织感染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毛囊炎治疗之食物疗法

中医学认为,软组织感染的病因多是湿热内蕴,外受热邪,熏蒸肺系……【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