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检查之影像检查
一、概述
■影像检查报告不等于疾病诊断结果。
□它只是医生用以诊断疾病时重要的参考资料,只能作为诊断依据参考。
□疾病诊断应主要依据症状、体征。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是蠕变过程。影像的形态改变不一定是致病主要因素。
□通过影像学发现,腰痛病人与健康的人出现影像异常的比例大致相同。
□对人体尸体研究报告统计显示,出现异常的腰部组织与现实的临床症状不符合。
■在临床诊断中不能只依靠影像学报告,而是要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如:望、触、叩、听等检查相结合。
□临床上根据影像学所见神经受压而下诊断应慎重。
□据较多文献记载压迫神经影像不是慢性疼痛的根本原因。
□另外神经不受压时产生疼痛的病人很多。
□腰痛痊愈后影像学并无明显变化的病人广泛存在。
二、X线平片检查
■对直接诊断软组织损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鉴别诊断是必须的检查方法之一。
■用低、高毫安秒的软组织X线摄影,可使软组织显影清晰,利用特殊的投照位,能更加明确地提供病变部位。
■供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疗效之用。
■关节改变X线表现
□关节肿胀:
□关节腔积液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少量积液则不易显示。
□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表现为软组织阴影膨隆,脂肪垫和骨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
□关节破坏:
□包括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常见于感染、肿瘤、痛风及代谢性骨病。
□早期可累及关节软骨,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病变侵及骨质时,骨端可发生破坏而形成缺损。
□严重者可产生关节半脱位或畸形。
□关节退行性变:
□骨关节病、缺血坏死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边缘增生,使关节面凹凸不平,骨端变形增大。
□关节强直:
□纤维性强直,X线片可见变窄之关节间隙,无骨小梁跨越其间,疏松等改变。常见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完全消失,有粗大骨小梁贯穿其间,常见于关节严重破坏之晚期。
□关节脱位,表现构成关节骨端的正常位置改变或距离增宽,依其程度可分为半脱位与全脱位。
■软组织改变的X线表现
□软组织损伤性钙化及骨化,软组织损伤后坏死组织内二氧化碳量减少,适合钙盐沉着,易形成病理性钙化和骨化。
□软组织损伤性钙化,常发生于慢性损伤周围的肌腱、腱鞘、韧带、滑囊、半月板。
□椎间盘可发生钙化而不是转化为骨化。
□临床常见的化脓性关节周围炎有肩关节周围钙化,主要见于冈上肌腱钙化、滑囊钙化、肱二头肌长头钙化等。
□肘关节周围钙化多出现在近踝上的部位。
□外伤后膝部胫侧副韧带钙化在股骨内上髁内显示钙化。
□膝半月板钙化,多发生于青年人膝外伤后,内外侧均可发生。
□膝部滑囊钙化以髌上囊、髌下囊为多。
□踝部多以胫骨踝下、距骨上面及前面多见。
□外踝后骨化性肌炎,软组织内出血可能是造成骨化性肌炎的原因。骨化易出现在邻近长骨的骨干部分,沿骨干之方向排列呈层状。病灶很少至骨端及关节部位,以股、肘、臂多见。
□伤后不久出现局限性肿胀,6个月肿块与邻近骨皮质和骨膜之间出现透亮带。
□软组织气体,主要为皮下或肌肉内出现透光区,皮下积气出现圆形、椭圆形不规则透光区。肌肉内积气表现为顺着纤维走向的透亮线。
□关节积液与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均表现关节旁软组织增厚及密度增高。
□关节积液或滑膜膨隆的表现,肘关节积液,肘部肱骨的前后方脂肪垫上抬,肘前后方出现透光区。
□髋关节积液时,关节囊外脂肪透光线向两侧隆起,离开股骨颈外上及外内下方,肌间隔分别向外上及内下推移。
□神经根受压
□在X线平片上常有间接表现。
□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体序列的改变。
鍖椾含鍝噷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濂?鍖椾含鏈鏉冨▉鐧界櫆椋庝笓绉戝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