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又称褥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是体弱多病、长期卧床的老人的常见病。
受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致使细胞变性、坏死,形成水泡或表皮脱落,引起局部皮肤坏死。压力、剪力、摩擦力及潮湿是造成压疮的重要因素。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老人带来痛苦,加重原有病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预防压疮是老年人陪护者及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引起压疮的原因1、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皮肤遭受持续性垂直性压力,特別在身体骨头凸出处。
2、而对于引起压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剪切力,人们往往认识不足。它是由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的相对移动所引起的,是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当外力行使于身体时,皮肤仍停留在一固定位置,其下组织及骨骼系统移向前,形成剪切力导致局部皮肤软组织血运障碍,从而发生压疮。例如:平卧抬高床头時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3、还有一个人们经常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潮湿。当皮肤潮湿时,会出现酸碱度改变,致使皮肤表层的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破溃,且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当然,当一个人营养状况不良时,或者营养摄入不足,也易发生压疮。这是由于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皮肤耐压能力急剧下降,在以上综合因素下就极易出现压疮。
据统计,5%以上的压疮发生于下半身的骨隆突上,67%的压疮发生于髋及臀部周围,29%发生于下肢。比较典型的压疮发生部位为骶骨、股骨大转子、坐骨粗隆、足跟及外踝。这些解剖部位是患者经常不变换体位时产生压疮最危险的部位。
出现压疮后的皮肤表现出现压疮后皮肤会有一系列的变化活动。颜色深度变化范围由红转白,深度破坏延伸到肌肉、关节囊及骨骼。开始时皮肤呈现红斑,压力解除后可以恢复正常。受压若继续存在,皮肤局部淤血,呈现青紫,组织开始变性,呈轻度硬结,此期若能及时处理,短时期内尚能自愈。再进一步就会出现表皮破裂,以及表皮下出现水疱。也可出现大水疱、结痂、鳞屑。经过适当治疗,2~4周可能愈合。如缺乏认识以及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真正的压疮形成。
如何预防压疮因为压疮的好发部位在肌肉薄弱骨骼突出的部位,如尾骨部、肩胛部、肘部、脚踝部、枕部(头后侧)等处,所以预防压疮应做好以下几点:
(1)要经常定时翻身。由于压力是造成压疮的主要原因,因而减压是首要护理措施。定时翻身是经济而有效的减压措施之一,护理人员除协助老人定时翻身外,还要合理使用防压用具。常用的防压工具就是气垫床,特别是可以改变压力的气垫床。翻身要求每1-2小时一次,以减轻对皮肤的压迫。值得一提的是,国外专家曾提出不再以按摩的方式护理因受压而发红的皮肤。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30-40分钟皮肤就会退色,不会形成压疮,所以不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受损,按摩反而会进一步加重损伤。
(2)要注意清洁卫生,要给老人经常擦洗,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洗浴、擦背。床铺要保持平整、干燥、柔软、无渣、无皱折,以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卧床老人不可使用掉瓷的便盆。使用便盆时应协助老人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肤擦伤,同时臀部与便器间应垫软纸、海绵或海绵垫
(3)要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强体重、增强皮肤抵抗力。协助老人增加活动量,鼓励老人及早离床活动。如已发生压疮,除做好以上几点,还应在伤口及伤口周围涂些消炎或生肌药物,必要时请医务人员专业处理。
(4)健康教育。增加陪护人员及家属有关的健康知识。通过健康教育使陪人及家属了解活动及各项预防措施的重要意义。学会自行检查易发生压疮部位的皮肤状况,并能做出判断。学会利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如枕头、软垫等减轻皮肤受压程度,并能够按计划进行身体活动的锻炼。
文:雷兴旺西院区
微编:高秀芬
校对:林森王晓莉高莹
审稿:王昕
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