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北枳的“现代叙事”
漫画/曹1马建红(法学博士)
“南橘北枳”的成语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类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说淮南的橘移植到淮北,就会变成枳,这是橘树生长的水土等条件的变化而至,意谓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间常说的“水土不服”即来源于此。
随着科技的进步,曾被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早已变得习以为常。晏子时期移植方面的技术困难已被攻克,南方的植物物种在北方落户生根已很平常,只是我们有时候需要通过塑料大棚等“营建”出适合这些物种生长的环境;不惟如此,医学界的器官移植手术也愈来愈成熟,最近一则让人惊奇的新闻是子宫竟然也可以移植,陕西的一名母亲日前就成功地将自己的子宫移入了女儿体内,使其恢复了生殖能力。固然,器官移植成功与否,与受体的体质“环境”有关。所以,晏子的“水土”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与此类似的,是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移植的“本土化”话题,具体来说,就是那些在其他国家通行的制度,能否内化为有效规制中国人生活的行为准则。如果缺少运行的文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化环境,外来的制度也只能是“叶徒类似,其实味不同”。而这类文化环境就是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说的民情,“它不但指通常所说的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而且包括人们具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守的全部思想。”民情是长时间生活在某个地域内的人们,由类似的生活方式决定并内化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东西,它由不断重复的习惯和风俗积累而成,是一种潜伏的但却生命力极强的行动模式和思惟定势。民情与传统相干,却又鲜活地以各种形态映现于现实生活中,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安排着人们的行动。我们没必要刻意地强调“国情”,任何事情只要经中国人的手,无一例外会有中国特色附着其上,文化的基因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估计很多人都记得今年夏天报导的一则有关中国留美学生绑架殴打同伴的事,中美双方在事件性质上的认定差异自没必要说,更让人们惊诧的,是当1名家长试图给受害学生金钱,以期能“花钱摆平”时,该家长竟然以涉嫌贿赂证人罪名被抓。若是在国内,很多人估计会认同这名家长的做法:孩子惹事后先由家长出面,买水果鲜花去看望受害者,垫上医药费或承诺一定的金钱补偿;而作为办案的官方,一般也会动员嫌疑人及其家属,主动去看望受害人,以“求得当事人的原谅”,达成所谓的“刑事和解”。一样的校园暴力行为,走类似的刑事诉讼程序,结果会大相径庭,在美被称为“案外案”,在我们这里仅仅是一个爱子心切的家长尽本分而已。这大概算是现代诉讼制度在中国这样伦理社会的水土中的正常“变异”吧。
晚清末年,内外交困的国情,迫使人们把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与国际接轨上,举凡西方“有”而中国“无”的政治法律制度,先“拿来”再说。大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司法独立,小到具体的议员选举资历的设定,都取照搬方式。结果有些在西方行之久远的制度,1到中国就遇到了没法想象的、稀里糊涂的阻塞,而究其缘由,则是这些制度遭受了完全不一样的“偏方治疗白癜风民情”。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对选举资历的设定。在许多西方国家有关选举权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几近无一例外地规定过财产的限制,美国最初的投票权也只限于具有财产的白人男子,理由是财富使他们更能理解社会的需要。这样具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就成为享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满清政府在选举咨议局议员的选民条件中,也照抄了这一条,“恩赐”给“在本省地方有五千以上之营业资本或不动产者”以选举权。出人预感的是,这些富人根本不领情,各省登记的合格选民很少,而据时人分析,五千资产的规定影响最大。由于对历来不知选举为何物的中国人,不但不明白财产要求只是一项资历,反而怀疑到政府对资产要求的意义。中国的“民情”向来是“财不露白”,怕露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选民财产的资历限制,竟然使富人们担心将来会被科以重税,所以,很多人都没有进行登记。在西方被认为是一项需要争取才能得手的特权,到了中国则是拱手相送都无人认领,这是最初“咨议局选举章程”的制定者所始料未及的。
法律制度移植中的民情这1“水土”,构成了南橘北枳的“现代叙事”。在构建我们的法治大厦时,必须清楚我们自己的“土壤”适合于长甚么。有些民情是“好”的,比如我们以仁爱为本的处世之道、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以和谐为主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理念等等;有些民情则是“不好”的,诸如以尊君效忠为主导的官本位思想,以唯亲唯党的选人用人方式等等。对不适合的部份,我们只有进行土壤的“培养”和“改进”,才不导致那些观念在进入我们的法治生活时产生变异。
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