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当心阿嬷海边捡牡蛎险些丧命医

时间:2020-11-24 15:57:55 来源:软组织感染

可怕!没想到赶海捡牡蛎的风险那么大不小心被划破伤口竟要截肢?医生提醒千万要小心这个“无声杀手”!昨日,在医院急诊部,身体消瘦、皮肤黝黑的杨阿嬷躺在重症急诊病房里。她左腿肿大发黑,露在被子外面,见到医护人员便连连致谢,“要不是你们,我可能就没命了!现在就盼着能保住这条腿。”杨阿嬷的腿怎么了?事情还得从一周前的一个凌晨说起。

突发半夜被送进急诊室漳州阿嬷危在旦夕

7月31日凌晨2点,忙碌了半宿的值班医生黄贤伟刚拿起杯子想喝口水,就看到又一个病人转入抢救室。他立即放下水杯,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体温39.5℃,高烧2天,脓毒症休克,左腿肿胀发黑,全身炎症反应高度活跃……这位65岁的危重病人正是来自漳州的杨阿嬷,随时有生命危险,可是陪同的家人却说不清楚杨阿嬷因何患病。

“首先要保命!”黄贤伟当机立断,快速制定初步抢救方案:加强抗感染、液体复苏、脏器功能支持。急诊室回廊内,医生和护士的脚步因这名危重病患变得急促,上心电监护器、扎针输液、抽血送检……救治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网络图片图文无关

救治急救+多学科会诊患者恢复意识

究竟是什么导致病人腿部皮肤淤青坏死并引起致命并发症?黄贤伟迅速请皮肤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初步判断是皮肤软组织感染,具体病因还需了解病史和进一步检查。

随后,杨阿嬷被送至重症急诊病房仅剩下的一张病床。“患者的各项指标都很不乐观,如果一直没有好转,医生将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抉择——截肢保命。”重症急诊病房的杨宇强医生紧盯着杨阿嬷床头的心电监护仪,皱起眉头。

天亮时分,监测指标终于呈现向好趋势,杨宇强一颗悬着的心稍稍放下,“看来前面的抢救起了作用。”中午12点,杨阿嬷在被送进急诊室10个小时后恢复了意识。然而,造成她病危的“元凶”尚未揪出。

谜底捡海蛎时皮肤被划破感染海洋创伤弧菌

忙碌了一晚上的杨宇强,在交接班前为杨阿嬷提取了伤口分泌物,送到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报告出来前,他追问病史,答案呼之欲出。

“阿嬷,您前几天做了什么?”“去海边捡海蛎。”“什么时候发烧的?”“那天回家吃什么吐什么,晚上就发烧了。”原来,杨阿嬷是漳浦讨海的渔民,在发病前曾接触海产品,这些信息都指向一个罪魁祸首——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症状(网络图片)

8月1日上午,检验结果出来了,果然是海洋创伤弧菌导致的败血症和伤口感染。至此,谜底彻底揭晓:杨阿嬷捡海蛎时,被海蛎壳或其他尖锐物划破皮肤,引发脓毒症及多种并发症。

杨宇强说,并不是所有人接触海洋创伤弧菌都会被感染,杨阿嬷病情这么严重,是因为她患皮肤病服用激素类药物,身体抵抗力低下,这才被狡猾的细菌趁虚而入。

目前,杨阿嬷还未完全度过危险期。“虽然最危急的时刻过去了,但患者腿部伤口处感染扩散快,截肢风险仍很高。”杨宇强说,“我们密切   

海洋创伤弧菌“无声”的特点在于,人们生食带菌海产品或皮肤破损创口接触带菌海水、海产品,都可能感染海洋创伤弧菌,但有时伤口小,受伤者未留意,这就留下了很大的隐患。一些易感人群,如:慢性肝病,长期嗜酒、贫血、免疫功能低下者,须特别提醒,加以注意。

我们生活在沿海城市,在下海捕捞海产品时,应穿戴手套、胶鞋等,做好保护措施。虽然这种病不是高发病,但起病急、发展快,有致命危险,应多加防范,如有发生,请及时就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jbzz/1247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