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门与重点环节操作规程
——皮肤软组织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一、积极防治易引起皮肤改变或损伤的疾病,如糖尿病、皮肤病、蚊虫叮咬等,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损伤,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
二、对手术病人要认真备皮,严格消毒,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
三、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清洁无褶皱,被汗液、尿液等浸湿时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减少皮肤摩擦和刺激。
四、积极治疗或纠正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疾病或危险因素。患有皮肤病者应积极治疗,避免抓破损伤;注意皮肤出现的浅表伤口,及时处理体表软组织的损伤,防止继发感染;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抵抗力。
五、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提高自身免疫力;若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六、产后病人定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定时变换体位。注意更换床单,尽量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
七、新生儿护理应手法轻柔,更换尿布、内衣时要防止损伤皮肤。尿布应柔软,勤于更换。保持婴儿皮肤干燥,经常更换体位,以防局部长期受压。做好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室的消毒隔离工作,预防脐炎、婴儿脓疱病的发生。
八、产妇要预防乳腺脓肿或乳腺炎的发生,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做好手卫生,如发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及时做理疗等治疗。
九、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腰穿、活检、静脉输液等必须严格皮肤消毒;给患者换药时应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接触皮肤感染部位分泌物、脓液、血液及其污染物品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十一、被感染性分泌物、脓液、血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应彻底清洗干净,再进行消毒或灭菌,无菌物品应一人一用一灭菌。
十二、严格环境消毒。被患者分泌物、血液、体液污染后的环境,应用含有效氯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十三、接触皮肤、软组织感染创面的物品如敷料、棉球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了解更多感控知识,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