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军总班核医学考试重点

时间:2018-11-18 11:18:04 来源:软组织感染

1.

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化学分子作为失踪剂,应用射线检测仪器通过检测放射性核素在发生核衰变过程中发射出的射线,来显示被标记的化学分子的踪迹,达到示踪的目的,用于研究被标记的化学分子在生物体系中客观存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核医学技术。

2.

由于物理衰变和生物排泄两方面因素,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减少一半需要的时间。

1/有效半衰期=1/生物半衰期+1/物理半衰期

3.(P):

用于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查。巯甲丙脯酸(卡托普利)是一种血光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1转化为血管紧张素2,舒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压,使GFR减少。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卡托普利介入肾动态显像和肾图表现出来:口服卡托普利前,基础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显示患侧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肾自身代偿)。卡托普利介入后,肾动态显像和肾图可以显示患侧肾功能异常或原有异常明显加剧,而健侧肾功能没有明显变化。这种双侧肾脏功能的不对称性改变,可以明显提高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检出率。

4.(LET):

表示射线在其单位长度轨道上消耗的平均能量,是反映带电粒子电离作用强弱的另一个常用指标。

5.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核素示踪技术相结合,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活体的生化过程和生物学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应用于临床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6.(P11)

β+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可在介质中运行一定的距离(最大可达几毫米),能量耗尽是和物质中的正电子结合,两个电子的静止能量(相当于keV的能量)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k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这叫做湮灭辐射。

7.

在负荷影像存在缺损,而静息或者延迟显像又出现显像剂分布或填充,应用TI显像时,这种随时间改善称为再分布,常提示心肌可逆性缺血。

8.(P):

包括平均SUV,最大SUV。SUV描述的是18F-FDG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摄取的情况,SUV越高,则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

SUV=(局部感兴趣区平均放射性活度(MBq/ml))/(注入放射性活度(MBq)/体重(g))

9.

核素不需要进入体内,利用核素(32P、90Sr-90Y等)衰变发出的射线从体外照射,抑制或破坏病变。

10.(P):

在放疗后早期,受照射病灶可呈现放射性摄取增加,而在一些接受化疗的病人,骨转移灶也在化疗后一过性放射性摄取增加现象,即所谓的闪烁现象(flaresign),并不代表病变恶化,此时应在治疗后6个月进行复查评价。

简答题:

1.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的指标:

?1、稳定性:即批间的重复性,常以剂量反应曲线参数的稳定性来评价,主要有零管结合率(B0%)、非特异性结合率(NSB)、剂量反应曲线函数、相关系数。

?2、精密度:即重复性,是评价随机误差的指标,用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精密度图(PDP)表示。

?3、灵敏度:指测定方法的最小可测值,即能与零剂量相区别的最小剂量,以零剂量点结合率的均数减两个标准差后的结合率的对应值作为最小可测值。

?4、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偏离程度叫偏差,常以偏离真值的百分比表示,常用回收试验及平行性实验来评价。

?5、质控图:通常情况下,实验室技术人员将质控品插入患者样本中,并与患者样本同时测定,将所得的质控品结果按一定的规则逐日汇集在一起,即形成质控图。

2.放射性药物在脏器组织或病灶聚集的主要机制

⒈细胞选择性摄取

⑴细胞生物合成底物或前体:如I甲状腺显像、I-胆固醇肾上腺显像

⑵细胞代谢底物:如葡萄糖(18FDG)、脂肪酸(11C/I-PA,棕榈酸)、氨基酸(11C-MET)、核酸(18F-FLT)……

⑶特殊态物质(化学价态、脂溶性等):如TL或99Tcm-MIBI心肌显像、99Tcm-ECD脑显像等。

⑷代谢产物选择性排泄:如I-OIH或99Tcm-DTPA肾显像、99Tcm-PMT胆道显像……

⑸细胞吞噬:99Tcm-SC肝、脾、骨髓、淋巴胶体显像

……

⒉特异性结合:分子识别

⑴放射免疫显像: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⑵受体显像: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

⑶基因(反义/转染/报告/表达)显像:碱基配对、酶-底物、受体-配体、蛋白结合……

⑷凋亡细胞显像:特殊蛋白结合

⑸组织乏氧显像:特殊化学键识别

……

⒊生理差异:如99Tcm-RBC心、肝血池显像;18F-DG肿瘤、心、脑代谢。

⒋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如99Tcm-MDP骨显像;99Tcm-PYP心肌梗塞灶显像等。

⒌循环通路:如99Tcm-DTPA脑脊液显像,动静脉显像。

⒍其他:*微血管暂时栓塞:99Tcm-MAA肺显像

*通透弥散:Xe肺通气显像

*细胞提截:热变性99Tcm-RBC脾显像

3.简述18F-FDGPET/CT显像常见的假阴性

1.肿瘤大小。

2.细支气管肺泡癌、类癌、富黏液成分的肿瘤(胃癌)、高分化肝细胞肝癌、肾脏透明细胞癌、成骨性和骨硬化性骨骼转移肿瘤

3.近期曾给予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

4.肿瘤坏死

5.高血管症

4.简述代谢性骨病在ECT骨显像中的共同特征性表现:

1).骨影普遍增浓

尤头盖骨、下颌骨明显

2).双肾不显影

3).领带样胸骨影

4).24小时全身99Tcm-MDP滞留率↑

5).肋软骨浓聚呈串珠状

6).骨外组织钙化显影

7).散在的假性骨折影像

5.试述在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时,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意义

(1).通过发射β射线,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也消除了隐匿在甲状腺组织中微小的DTC病灶,降低DTC的复发率和转移发生的可能性。

(2)给予去除剂量I后进行全身现象,常可发现诊断剂量I全身显像未能显示DTC病灶,这对指定病人随访和治疗的方案有重要意义

(3)残留甲状腺组织别彻底去除后,体内无Tg正常来源,有利于通过检测Tg水平的变化,对DTC的复发或转移进行诊断,当残留甲状腺组织被完全去除后,血清Tg水平的变化是DTC复发或体内存在DTC的转移灶的敏感指标

(4)残留甲状腺组织完全去除后,有利于用I显像发现DTC转移灶,同时有利于用I进行治疗。

6.三相骨显像的适应症:

⒈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

与软组织蜂窝织炎的鉴别

⒉骨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临床疗效监测

⒊移植骨存活监测

⒋协助骨疾病良、恶性鉴别

⒌特殊骨折:疲劳骨折,肋、颅、指等X线难发现的骨折,骨折愈合监测

⒍协助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⒎人工关节监测:松动与感染等

7.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放射免疫分析中标记抗原和未标记抗原对抗体都有相同的结合力,但是当抗体量有限是,出现竞争,彼此抑制,在一定的反应体系里,某种被测的微量物质Ag和标记有放射性核素的该种物质*Ag竞争结合限量的抗体Ab,Ag和*Ag与Ab的结合量决定于两者的浓度比例,其反应遵循质量作用定律,标记抗原的结合率讲随未标记抗原量的增加而减少,是负相关的关系,未标记抗原抑制标抑制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反之亦然,反应达到平衡后,*Ag和Ab的结合的量与Ag的量所呈现的竞争性抑制的数量关系是本法定量检测的基础,这种数量关系可由标准竞争抑制曲线来表示。

8.简述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

利用能穿透血脑屏障的,电中性,脂溶性,小分子量的示踪剂,进入脑细胞后,在水解酶或脂解酶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物质,或经还原型谷胱甘肽作用分解成带电荷的次级产物,不能反扩散出脑细胞,从而滞留在脑组织内。显像剂进入脑细胞的量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成正比,通过观察脑内各部位放射性摄取分布的状态,就可以判断Rcbf的情况。也可以反应一定的局部脑功能状态。

9.I治疗甲亢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1.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甲亢患者

2.妊娠或者哺乳期,I通过胎盘和入职分泌,可能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

3.严重肾功能不全者,I主要由肾脏排出。

适应症:

1.甲状腺轻度弥漫性肿大,年龄在25岁以上

2.抗甲状腺药治疗效果差,有药物过敏或治疗复发者

3.有手术禁忌,不愿手术或手术复发者

4.甲状腺I的半衰期大于3天者。

10.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原理

正常冠状动脉有较强的储备能力,当躯体剧烈运动时,全身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冠状动脉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而在冠脉狭窄时,静息状态下,动脉狭窄区的心肌仍可能维持其供血,因此,心肌显像正常或仅轻度异常,但在运动负荷的条件下,供血正常的心肌血流呈3~5倍的增加,放射性药物的摄取量也增加,冠脉狭窄区的心肌不能相应增加血液灌注,使病变区和正常区的心肌显像剂分布差异增大,有利于显示缺血病灶和鉴别缺血病变是可逆性的还是不可逆的。

11.正常肾图的三段的名称及意义

正常肾图由示踪剂出现(a段),聚集段(b段),排泄段(c段)组成

a段:静脉注射显像剂10s左右,肾图曲线出现急剧上升段,此段为血管段,时间短,约30s,其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动脉血流灌注量

b段:继a段之后的斜形上升段,经3~5分钟达到高峰,上升的斜率和高度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血中社区I-OIH的速度和量,与肾脏的有效血浆流量、肾小球率过滤和肾小管分泌功能有关,直接反应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及实质功能

c段:继b段之后的下降段,一般前部下降较快,斜率与b段相近,后部下降较缓慢,下降的斜率代表显像剂由肾盂经输尿管排入膀胱的速度,主要与尿流量和尿路通畅程度有关,因尿量大小受肾有效血流量、肾小管功能和肾小球率过滤的影响,所以在尿路通畅时反应肾功能的指标。

12.病例分析:女性患者,32岁,出现头晕眼花脉搏消失,血压升高,中间晕厥1次,动脉造影提示左肾动脉开口狭窄

①描述肾动脉狭窄的肾动态影像特征

②如果患者肾动态显像特征不典型,需进行哪一种介入试验进行进一步诊断,并简述其原理

13.病例分析:男性患者,28岁,右侧颈前出现一肿物,无咳嗽咳痰、多饮多食、午后潮热、性格改变、消化道等症状。入院检查:右侧甲状腺二度肿大,可触及3.5cm*3cm肿物,无压痛,边界欠清楚,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左侧甲状腺未见异常。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实质性肿块,甲状腺静态显像提示甲状腺出现一冷/凉结节。

①为了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此患者还可以进行其他哪些甲状腺核素显像?(提示:血流灌注、亲肿瘤显像、PET)

②请简述每种显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鉴别要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呢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lyy/1018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