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男性,21岁,因咳嗽、咳痰、发热伴皮肤脓肿破溃10月余入院。患者于年11月底无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少量白色粘痰,感咽喉不适,口服咽炎片无缓解。同年底12医院查X线胸片诊断为“大叶性肺炎”,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5天,症状无改善,并出现发热,伴畏寒,最高体温39℃。住院治疗一月余,仍有发热症状,体温波动在37.3℃~38.0℃。年3月开始患者的左下肢、臀部、颈部及肩背部相继出现脓肿,脓肿破溃后留下较深的溃疡型创面。发病以来体重下降20公斤,经一般抗感染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均无效,于年9月来我院求治。该患者曾于年~年在加拿大温莎留学。
肺CT检查提示:右肺及左肺上叶舌段见斑点状及索条状高密度阴影及片状实变影,右肺门影增大,似可见肿大淋巴结影。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提示真菌感染。气管吸物涂片找到真菌孢子。脓液及皮肤溃疡组织培养有真菌生长。采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脉给药24天,改为伊曲康唑静脉给药7天后改为口服给药。抗真菌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锣音,胸片提示实变影有所吸收。臀、颈、肩部破溃皮肤已愈合,下肢皮肤破溃处可见鲜红色肉芽组织,边界清楚,无红肿、皮温不高。出院。
病原学检查
气管吸物涂片找到真菌孢子。脓液及皮肤溃疡破溃部位组织接种至沙保弱培养基,25℃培养5天后长出丝状菌落,将其转种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分别置于25℃和37℃进行培养。7天后在25℃培养的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有丝状型菌落的真菌生长,菌落呈白色绒毛样。乳酸酚棉兰染色,镜下可见厚壁小分生孢子,呈圆形及梨形、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菌丝有分隔。7天后在37℃培养的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有酵母样菌落生长,外观呈腊样。刮取菌落,乳酸酚棉兰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具折光性、厚壁、大的圆形细胞和宽基单极出芽呈梨形的孢子。
问题:
引起患者感染的真菌名称是什么?
该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特点有哪些?
诊断由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该病原菌的菌落和显微镜下的形态有哪些特点?
与其它病原性真菌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怀疑该病原菌感染时,实验室人员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针对该病原菌,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及主要药物的抑菌浓度?
回答:
1.引起患者感染的真菌名称是什么?
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Dermatitidis)
2.该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特点有哪些?
皮炎芽生菌是皮炎芽生菌病的病原菌,能够引起慢性肉芽肿性及化脓性疾病。皮炎芽生菌病主要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又称北美芽生菌病),但非洲、欧洲和亚洲等也有病例报告。我国也有个别病例。该患者发病前有加拿大留学史,可能为输入病例。皮炎芽生菌可侵犯身体的任何部位,吸入是主要感染途径,肺通常是原发感染部位。偶尔可通过皮肤的接触而感染。本病菌可播散至全身各脏器,主要累及皮肤、肺和骨骼,亦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
皮炎芽生菌病在缺乏真菌病原学证据时易误诊为结核和恶性肿瘤。本例以咳嗽、发热为首发症状,X线胸片检查发现肺部斑点状及索条状高密度阴影及片状实变影。抗细菌菌及抗结核治疗后无缓解且阴影扩大,并伴身体多处皮肤脓肿及破溃。
3.诊断由该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方法有哪些?
检出病原菌是诊断芽生菌病的关键。其它试验可帮助临床诊断。如血清学试验及核酸探针的方法。但血清学试验特异性较差,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标准。而核酸探针由于方法繁琐、试验成本过高等因素,不适用于常规实验室。
4.该病原菌的菌落和显微镜下的形态有哪些特点?
皮炎芽生菌通常生长较慢,可长达2~3个月。本病例中,皮炎芽生菌生长5~7天即形成明显菌落。
菌落特征:在SDA上25℃~30℃培养,开始为酵母样,尔后生长为膜样、棉花样、羊毛状菌落,表面白色至黄褐色,或转变为褐色或黑色,背面黄褐色或黑色。BHI或其他营养琼脂中35℃~37℃培养,菌落呈奶油色或黑色酵母样,表面有明显的皱褶。采用脑心浸液琼脂有助于观察菌丝型到酵母型菌落的转变,也是鉴定皮炎芽生菌的重要步骤。
镜下特征:
1)标本直接镜检:KOH涂片可见圆形到卵圆形的厚壁、直径8~15μm的单芽孢子,芽颈较宽。
2)25℃~30℃菌丝相:可见分隔的菌丝,分生孢子梗或长或短,分生孢子为圆形或梨形,直径2~10μm,分生孢子梗与其顶端分出的分生孢子形似棒棒糖。陈旧培养物可见厚壁孢子。
3)35℃~37℃酵母相:可见大的、圆形、厚壁酵母样细胞,直径8~15μm,宽基底单极出芽。
5.与其它病原性真菌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皮炎芽生菌应与隐球菌、副球孢子菌、组织胞浆菌、尖端赛多孢菌鉴别。隐球菌可有发芽孢子,但芽颈较细;副球孢子菌有多个发芽孢子,围绕母细胞呈车轮状;组织胞浆菌有发芽孢子,但芽颈比皮炎芽生菌为细;尖端赛多孢菌也有分隔菌丝和厚壁分生孢子,但其生长迅速,气生菌丝多,在玉米琼脂培养基上能迅速产生闭囊壳,单个或数个分生孢子,环痕产孢,没有菌丝型菌落到酵母型菌落的转变。
6.怀疑该病原菌感染时,实验室人员在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如怀疑该菌感染,实验室应注意将标本接种至真菌培养试管中。由于吸入是皮炎芽生菌的主要感染途径,还应当注意生物安全防护,不要进行玻片培养。药敏试验需要在相当级别的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7.针对该病原菌,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及主要药物的抑菌浓度?
两性霉素B是重症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患者的首选药物,推荐剂量0.5~1mg/kg.d,疗程为10周。也可先用两性霉素B,病情稳定后改服伊曲康唑维持治疗。对大多数非重症、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应首选伊曲康唑,常规剂量~mg/d,疗程至少6个月。
主要抗真菌药物对皮炎芽生菌的抑菌浓度
AntifungalMICug/mLAntifungalMICug/mLRangeMIC90RangeMIC90Fluconazole0.-.0-16AmphotericinB0.03-10.5Itraconazole0.03-.-2Caspofungin0.5-82Voriconazole0.03-.25Posaconazole0.03-20.胸部CT
病理组织中的皮炎芽生菌
腿部皮肤软组织溃烂、新鲜肉芽生长
菌丝型(左)与酵母型(右)菌落
宽基底单极芽生真菌孢子
棒棒糖状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