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时间:2016-11-24 23:40:43 来源:软组织感染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

36.57

1g

年地方标

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腹膜炎、盆腔感染等,后两者宜与抗厌氧菌药联合应用。

自费

可供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常用量:

一般感染,每次1-2g,每12小时一次。严重感染,剂量也可增加到每次2-3克,每8小时一次。成人一日剂量一般不超过9克,但在免疫缺陷患者有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加大至每日12克。单纯性淋球菌尿道炎的推荐剂量为单次肌内注射0.5g。由于头孢哌酮钠的主要排泄途径并非经肾脏,因而通常的每日2-4g剂量下,肾衰竭病人亦无需调整剂量,如病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8毫升/分钟,或血清肌酐高于3.5mg/ml,每日最高剂量为4g。头孢哌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混合使用,如需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则必须分开静脉输注,并建议先给予头孢哌酮钠。

本品已被有效地用于婴儿感染的治疗,但对新生儿及早产儿尚未见广泛研究资料,以下剂量仅供参考。婴儿及儿童的每日剂量按体重50-mg/kg,分两次注射(每隔12小时),如需要时亦可分成多次注射,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克。出生不足8日的新生儿须每12小时注射一次。

静脉用药:

采用静脉滴注时,将1-2g头孢哌酮钠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它适当稀释液中,最后药物浓度5-25mg/ml;采用直接静脉缓慢注射时,每1g药物以葡萄糖或氯化钠稀释液40ml溶解至最终浓度25mg/ml,且注射时间不得少于3-5分钟,用稀释液静脉注射时绝对不能加入利多卡因。

肌内注射:

可用灭菌注射用水来配制肌内注射溶液。每1g药物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8ml,浓度在mg/ml以上时,应同时加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配制,注射时采用深部肌内注射,注射于臀大肌或前股肌内。

警惕:

使用头孢哌酮钠前,应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有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它药物的过敏史。如病人对青霉素过敏,应谨慎使用本品。对任何曾发生过某种过敏反应,尤其是对药物过敏的病人,使用本品应特别小心。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停药并给予适当治疗,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必要时吸氧、静脉给予激素,保持气道通畅,包括气管插管等治疗措施。

一般注意事项:

在室温(15-25℃)保存的用各种注射用稀释液配制成的不同浓度的头孢哌酮钠溶液应在24小时之内使用(超过此保存时间而未使用,应予弃去,不得再用)。

头孢哌酮钠大部分随胆汁排泄,当患者有肝脏疾患及/或胆道梗阻时,本品的血清半衰期常会延长,而由尿中排出的药量会增加。甚至在严重肝功能障碍的情况下,胆汁中仍可达到治疗浓度,而半衰期仅增加了2-4倍。在严重胆道梗阻,严重肝脏疾病,或同时存在肾功能障碍时,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如病人同时存在肝功能障碍和肾脏损害时,应监测头孢哌酮钠的血清浓度,并根据需要而调整剂量。对这种病人,如不能监测血清浓度,则剂量不应超过每日2g。

在病人血液透析阶段头孢哌酮钠血清半衰期略微缩短,在血液透析完毕后,给药的时间需予以调整。

与其它抗生素一样,曾有少数病人使用头孢哌酮钠后引致维生素K缺乏。此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合成维生素K的肠内细菌受到抑制所致,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的病人(如囊性纤维变性)以及长期由静脉输注营养的病人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对这类病人应密切监测其凝血酶原时间,必要时应加用维生素K。

使用头孢哌酮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饮酒,会引起面部潮红、出汗、头痛、心动过速等反应,其它一些头孢菌素亦曾有类似反应。因而病人在使用头孢哌酮钠时,如同时饮用含酒精饮料应格外注意。当病人需要鼻饲或胃肠外给予高营养制剂时,应避免在流质或输注营养液中含酒精成分。

与其它抗生素一样,长期使用头孢哌酮钠可能会导致不敏感微生物过度生长,在治疗期间,应仔细观察病人状况。

药物实验室检验:本尼迪特氏或费林氏试验查尿中葡萄糖,本品可能呈假阳性反应。

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









































北京最好白癜风知名医院
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lyy/217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