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猪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危害及临诊防控

时间:2016-12-30 12:04:56 来源:软组织感染

指南观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的提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对养猪业的发展具有潜在性的威胁。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群,发病率高,病死率却低,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生长育肥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据资料介绍,感染本病的商品猪,饲料多消耗7%-9%,日增重下降3%-17%,多饲养30天时间才达到上市体重。 

  

  

猪场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危害及临诊防控措施

之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养猪生产的规模化的提高,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对养猪业的发展具有潜在性的威胁。感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群,发病率高,病死率却低,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生长育肥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低,据资料介绍,感染本病的商品猪,饲料多消耗7%-9%,日增重下降3%-17%,多饲养30天时间才达到上市体重。

  1.临诊要点

  临床症状:体温一般正常,打喷嚏,呼吸有鼾声,鼻孔流出粘液性至脓性或含有血丝的分泌物;摇头不安,用鼻掘地,或用前肢抓鼻孔,或在硬物上蹭鼻孔;后期,鼻孔周围的皮肤皱褶,两侧鼻孔大小不一,鼻端歪向病损严重的一侧,俗称“歪鼻子”;病猪两只眼睛间的宽度变侠,形成“小猪样头”。

  2.病理特征

  鼻甲骨(特别是下卷曲)萎缩;鼻中隔失去原形,有的完全消失。

  类证鉴别:在做出本病的初诊时,应与猪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猪骨软病、猪传染性鼻炎所引起的鼻炎相区别。

  猪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猪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是外伤之后坏死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鼻腔内的软组织、软骨和骨发生坏死,形成萎管,而未有像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那样用鼻掘地、两侧鼻孔大小不一、鼻甲骨萎缩或消失的表现。

  猪鼻软骨病:患软骨病的猪,鼻部肿大变形,颜色骨疏松,但无喷嚏、鼾声,“歪鼻子”。在硬物上蹭鼻孔和甲骨萎缩的症状。

  猪传染性鼻炎:由绿脓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鼻炎,体温升高,食欲废绝;死后剖析时,可见鼻腔内有出血性化脓性炎症。而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无此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3.综合防控

  本病发生前或感染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发病前的预防

  管理措施: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引进种猪时,首先要了解原产地种猪场是否有类似疫情,并对引进的种猪隔离观察30天以上;各阶段的猪应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猪群饲养密度要合理,猪舍空气要畅通,提高猪体的抗病能力;严格消毒制度,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尽量减少病原体侵袭猪体。

  免疫接种:猪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健康怀孕母猪,分别于分娩前的第6周和第2周接种,每次每头各2毫升;接种过克伟的健康怀孕母猪,以后只要在分娩前2周再接种一次2毫升即可(克伟只要免疫母猪,仔猪生下后24小时内通过吮上足够的初乳获得被动免疫、无需再接种即可获得3-4个月的坚强保护)。

  药物预防:母猪产前10天至产后10天,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预混剂1.5千克,黄芪多糖粉克,可使其生下的仔猪有好的预防效果。在疫区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可于仔猪出生后的第3、6、12天,按每千克体重各注射一次30%氟苯尼考注射液0.15毫升,可获得好的预防效果。

  发病后的药物治疗

  全群投药。按每千克体重分别1次肌肉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0.15毫升,黄芪多糖注射液0.1毫升,每天各1次,连用3天,从停用针剂的第2天上午开始,在每1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克,强力霉素克,黄芪多糖粉克,连续饲喂6-7天后,减少一半的药物剂量,再连喂15天。经药物治疗后,对皮肤苍白、贫血、食量少的仔猪,每头分别一次肌肉注射牲血素2-2.5毫升,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3-3.5毫升,可使猪只采食量增加,贫血消失,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提高生长速度。

作者:骆永泉   广西贺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晓霞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水产畜牧兽医局

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属于兽药营销指南,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lyy/554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