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感染较为常见。骨折内固定相关感染可分三类:早发型感染(术后2周内)、延迟感染(术后2到10周)及晚发型感染(术后超过10周)。造成内固定相关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内固定的材料、形状及尺寸均是影响病原菌是否黏附于其表面的因素。
用当今的显像技术明确内固定相关感染及区分软组织感染、骨感染及骨不连相当困难,特别是当骨的解剖结构受感染或者骨再生影响时,鉴别诊断更加困难。MRI是目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它能提供骨髓腔、关节腔及周围的的软组织清晰的解剖细节,对异常情况的感知也非常的敏感。
由于不受内固定及周围组织水肿的影响,新兴的FDGPET显像(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感染的诊断上大有超越MRI和CT的趋势,高质量的显像技术能够更好的显示创伤患者内固定物的情况。与单独使用PET相比,PET/CT显像在提供解剖信息及感染情况的能力更强。
以色列拉宾医学中心的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目的是回顾18-FDGPET/CT在创伤患者中诊断疑似胫骨骨折内固定相关感染的作用,评估其处理这类感染的临床意义。文章发表在近期的Injury上。
作者对10例胫骨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并出现内固定感染相关征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4例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使用常规标准检测方式(常规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先进的影像学技术(PET/CT)进行初步诊断并进行相关处理。术中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PET/CT诊断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价值(Positivepredictivevalue,PPV)和阴性预测价值(Negativepredictivevalue,NPV)。
PET/CT的结果证实9例患者为内固定相关感染,其中,PET/CT区分了感染性骨不连(4例)、无菌性骨不连(1例)、软组织感染(2例)以及慢性骨髓炎(3例)。PET/CT诊断骨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5.7%和%。PPV和NPV分别为%及75%。
以上结果表明,18-FDGPET/CT在诊断胫骨骨折内固定后内固定物相关感染的效果较为可靠,可以作为临床决策制定时的辅助方式。
(图文来源:网络)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白癜风有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