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治疗仪

时间:2018-5-14 19:27:37 来源:软组织感染

毫米波简介

毫米波治疗仪是通过极高频电磁波直接照射病灶部位以后,与细胞、分子产生的一种共振作用;此作用也可选择性照射穴位,通过生物系统传导,到达远端组织或器官效应部位。这种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回流,促进组织营养及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达到消炎、止痛、化瘀消肿、促进伤口愈合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毫米波定义

毫米波是波长1毫米—10毫米的极高频电磁波,它位于微波与红外波相交叠的波长范围、因而兼有两种波谱的特点与功能。

微波的波长在1毫米~1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

红外线的波长在纳米(nm)至1毫米(mm)之间。

(1mm等于微米,1微米=纳米)

毫米波疗法三大特点

1.非热效应

毫米波不通过使机体升温的方式治疗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不热、不疼、不刺激,是国际公认的绿色疗法。

2.远位效应

毫米波通过细胞、神经、体液、经络进行传导,通过对穴位的照射,效果可达深部病灶处甚至全身。

3.时间累积效应

毫米波对细胞的修复和调理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疗效果越明显。

毫米波疗法的安全性

?毫米波疗法安全性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无损伤、无变态反应、无远期后遗症,具有“非侵入性”。

?“安全性”始终贯穿患者诊疗的每一个细节,最重要的一点是:毫米波不象使用药物那样通过肝、肾排泄从而增加肝、肾功能的损害,使“绿色医疗”的理念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毫米波的安全性能总结:

无放射伤害、无高热伤害、无创无药伤害、无交叉感染、无环境污染。

毫米波治疗机理

毫米波的非热效应对炎症、水肿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速消炎、消肿、增加免疫之功效。

毫米波的谐振效应能加强细胞浆与细胞间液的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改善局部微循环及局部组织灌注,加强组织细胞的营养代谢,提高组织细胞的功能和再生能力,从而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吸收,使水肿消失,疾病治愈。

毫米波治疗仪能活化组织、保护骨髓、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抗辐射的能力和对不良因素侵袭的抵抗力,能改善或消除患者的机能失调,维护平恒。

毫米波治疗仪适应症

?在肿瘤科的适应症:

1、可辅助治疗肿瘤,抑制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2、升高白细胞,减轻骨髓抑制、减轻癌性疼痛等放化疗的副作用。

3、改善恶心、疲乏,四肢无力等症状。

4、促进肿瘤患者恢复期的治疗,减少肿瘤转移的可能性。

5、促进炎症细胞吸收,水肿消退,达到止痛的作用。

6、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除对肿瘤患者治疗有效外,对以下疾病均有较好效果:

1.调节人体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2.可治疗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感染、盆腔炎症。

3.对高血压及高血脂有明显的降压、降脂效果,并对大骨关节病的关节疼痛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毫米波禁忌症

1.活动性结核患者不宜使用。

2.被治疗部位有金属导体的患者不宜使用(如钢板、宫内环)。

3.高热患者不宜使用。

4.带有心脏起搏器患者不宜使用。

5.心率过缓。

6.白细胞过高。

7.急性腹痛或昏迷病人。

8.婴幼儿、经期妇女、无法进食的患者。

9.治疗时要避开眼睛、睾丸、去除通讯工具(不能带手机)。

毫米波治疗注意事项

治疗时确保照射部位皮肤干燥,可以裸露皮肤,也可穿单层棉质品的衣服,有伤口的可以盖4-8层的纱布,辐照探头紧贴体表(照射胸腹时小于1cm)。

毫米波治疗方案:

直接辐照病灶部位:选择辐照生物活性点(穴位,一般为足三里)每天做一次,每次30分钟,每个疗程15-20天.第二个疗程开始前可间隔5-7天。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cvm.com/zlyy/959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