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媒体:周到上海
导语
大学老师陈海燕(化名)今年40岁,一年前出现反复头痛、左眼胀痛伴复视症状,她以为这是长期伏案学术工作,用眼过度导致,仅靠多多休息、减少用眼数量,以及滴眼药水等方式改善。然而,症状却在不断加剧。医院就诊后,神经外科主任张学军发现“病根”很有可能是颅内血管平滑肌瘤ALM。这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容易被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或者垂体瘤。
颅内的血管平滑肌瘤非常罕见,世界首例报道还是在年,迄今为止,不过几十例。
医院神经外科张学军主任告诉记者,血管平滑肌瘤好发于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部,但该患者生长位置特殊,位于脑部左侧,可能影响语言功能及视辐射,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
这下子,陈海燕傻了眼,怎么一个小小的视力下降背后竟然是颅内肿瘤在作怪。
忧思忧虑,加上疾病症状愈发严重,一时间,陈海燕面临崩溃的边缘。绝望之际,经过慎重的考量,陈海燕接受张学军的建议,进行经鼻蝶微创手术。
“这次手术最大的干扰就是颈内动脉被肿瘤推挤位于肿瘤的底部靠内侧,也是手术最大的难处和风险所在,需要做好颈内动脉保护。”张学军表示,选择这种方式,是考虑到肿瘤血供丰富,颈内动脉损伤的风险,以及肿瘤残留的可能性。
入院三天后,在经历了约5小时的手术后,陈海燕脑内肿瘤顺利被切除,保全了颈内动脉和海绵窦里的神经,手术不仅微创,而且无并发症和后遗症。
手术后,她头痛头晕、天旋地转的症状明显好转,视力也在慢慢恢复。五个月后复查,陈海燕身体状况良好,大脑功能零受损,视力已完全恢复正常。
上海冬雷脑科张学军告诉记者,颅内的血管平滑肌瘤非常罕见,目前暂无有效的药物治疗,如果肿瘤继续生长,容易导致头疼,呕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复视,瘫痪昏迷乃至危机生命,彻底手术是目前该病的有效治疗方式
同时需要注意的神经眼科是脑外科与眼科的交叉学科,如果发现眼科无法排出的视力下降眼部疾病,需要考虑是否需要神经外科联合诊治。
?血管肌平滑瘤
属于间质来源的良性肿瘤,是一种生长于皮肤下或真皮深部的良性的平滑肌和血管肿瘤,起源于无弹性纤维的血管平滑肌壁。
分为3种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实质型、静脉型和海绵状。约占良性软组织肿瘤的4.4%,占所有足部和脚踝肿瘤的0.2%。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感染、激素失衡和血管畸形等有关。
其好发于下肢,尤其是小腿和足部,其次可发生于上肢,偶可位于躯干和头颈部。常见于成年女性,发作次数和程度与病情程度成正比,病程缓慢,一般不自行消退。
血管平滑肌瘤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先天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激素水平异常、药物因素和疾病因素。
来源:周到
作者:医院